长兰山留守村民津津有味地观看露天电影。 吴维纲 摄
留守村的露天电影
放映队负责人说,只要有需要,他们翻山越岭也会坚持下去
农村露天电影曾经风靡一时,随着网络电视在乡村的推广,这项很受欢迎的文化消遣项目便开始衰退。然而,在江西省黎川县农村至今还活跃着一支放映队,他们翻山越岭,足迹遍布黎川的各个村寨,为偏远山区的留守村民送去一场场电影。9月7日,《工人日报》记者跟着这支被村民称作“永不下岗的放映队”去留守村放一场露天电影。
“这次要去的村庄是黎川最偏远的村庄,在县城的西南部西城乡境内,名字叫做长兰山。”出发前,放映队负责人马俊寿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从县城前往长兰山需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
记者跟着汽车到达西城乡,有一条路往西南延伸一直通往长兰山村。汽车开在又陡又窄的山路上,像一直在山腰上绕圈圈。就这样,坐了半个多小时的车,一个坐落在山窝里的村庄——长兰山,终于映入眼帘。
进村的路是一条石阶路。走进村里只见整个村庄是清一色的木板房。此时已经是傍晚时分,虽然太阳还没有落山,村庄已经笼罩了淡淡的暮色,村民的屋顶上已经升起了袅袅炊烟。几个放映队员将放映机和银幕扛进村里,选好一个较开阔的地方将银幕挂起来,这时有村民走过来帮忙。挂好银幕,调试完放映机,天色已晚。他们在一家村民家里简单的吃过晚饭,20多位村民已经端着饭碗集聚在一起等着电影放映。
长兰山一位叫做曾金友的老年人向《工人日报》记者介绍,长兰山村原来是一个有300多人居住的村庄。“因为比较偏远,村里人有的外出打工,有的搬到了城里。现在村里一共有14户人家,几十名村民,多半是老人、妇女和小孩。”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村里还有不少的上海知青。那时村里每逢放映露天电影就像过年一样,十分热闹。当时放的电影多是《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南征北战》等。”村里一位中年女人接过话茬说,“那时候我还年轻,这些电影对我们这一代人影响很深。”她说,随着电视的普及,村里看电影的次数逐渐减少。虽然现在村里也能看到卫星电视,但是信号不稳定。村里放电影对于他们来说仍然是一件开心事儿。“现在村里不比之前,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平时几乎没有文化娱乐活动,放电影的热闹还是很期待的。”
“我很喜欢看露天电影。我的爸爸妈妈去城里打工去了,家里就剩下爷爷照顾我和妹妹。上次看电影,我还写了作文,老师夸奖我写得好。”今年12岁的刘俊平,家中只有三人,平时基本没有娱乐,看露天电影成了他最大的消遣。
说起给留守村放映电影,58岁的放映队负责人马俊寿告诉记者,他从1983年开始就在县里的电影院工作,当时还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那时的电影院总是座无虚席,有时不得不卖一些站票,连走廊都站满了人。”他抽了口烟,一边说一边叹息,那时候,农村的电影都是由他们上门放映,许多村民为了看一场电影甚至要走几十里的山路。
后来,电影开始走下坡路。昔日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电影院变得门庭冷落。由于没有门票收入,工资发不出,单位的职工纷纷改行,但老马还是坚持留了下来。“我们从2005年开始负责到农村放公益电影,每年到全县各个村放映公益电影将近2000场次。”马俊寿告诉《工人日报》记者,“每次放电影,看到留守村民开心的样子,觉得自己的这份工作很有意义,算是一种坚持吧。”他说,放完电影往往天色已晚,深夜回到家中是家常便饭。好在现在公路已经村村通,全部改放数字电影,要携带器材比原来轻便了许多,也减轻了许多工作负担。“虽然现在农村人口在逐渐减少,且多是留守儿童和老人,看电影也没有原来热闹,但是由于农村位置普遍偏僻,文化生活十分贫乏,村民对电影都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只要他们需要,我们放映队翻山越岭也会坚持下去。”
这天晚上,电影放映完毕已经是晚上9点,记者跟着他们一路返回县城已是深夜11点,马俊寿说自己还不能休息,把东西装卸完毕后,还要熟悉一下明天去放映电影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