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龙都濮阳企业界,长青陵园有限责任公司算不上实力雄厚的企业;在濮阳企业家的行列中,长青陵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吕登森也并非腰缠万贯的人物。然而,为实现自己的两个“五个捐赠计划”,他一直走在慈善的路上,连续6年荣获市政府“慈善捐赠突出贡献奖”,被人们誉为仁爱龙都的“领头雁”。
磨难人生 艰苦创业
在历史坎坎坷坷的变迁中,吕登森曾经受过一段不寻常的生活经历。
吕登森兄弟姊妹5个,有两个姐姐,两位哥哥,他排行老末。小时候家里很穷,为拉扯孩子长大成人,日夜操劳的母亲由于劳累过度身患肺病,常年打针吃药。母亲病重需要补充营养,家里买不起奶,是一位好心的乡亲送了一只奶羊。当时大哥在山西包工程赔了钱,人家便到家里清物抵债,将仅有一只羊也牵走了。那只羊是母亲的救命羊,好说歹说才又把羊要了回来。这一段经历,给年幼的吕登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吕登森13岁那年,母亲和祖父母相继去世。突然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3位亲人,痛苦不言而喻。吕登森初中毕业后,在家吃不上饭,便去山西打工。走到洪洞县,要投奔的单位不用人了。走投无路,只好到山沟里的一个窑厂去干活,一干就是两年。
越是艰难的环境,越能蕴育坚强不屈的性格。在外闯荡两年的吕登森,18岁时回到家乡,成立了个基建施工队,开始承揽中原油田基本建设。那时挖地沟,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拼死拼活的干,才挣四五块钱。凭着这股拼劲,吕登森积攒了一些钱,就在油田农场路口,开了个小饭馆。在他的苦心经营下,饭店搞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可不到半年,市政搞扩建,小饭店被冲得无影无踪。为了摆脱厄运,他起早贪黑,卖过菜,贩过鸡蛋,倒腾过干货,甚至还跑到新疆做羊皮生意。
“一个人面对厄运,必须坚定信念,奋发努力,用辛勤培植与浇灌自己的理想”。不服输的吕登森知难而进,东奔西走,马不停蹄地寻找生存的出路。
1988年市里建油库,吕登森开始做油罐的防腐工程。苦干了一年,挣了十几万元。接着,他又积极参加濮阳市的联合开发建设,绿色庄园、世锦园、濮上园等工程都浸透着他的心血和汗水……经过十年的打拼,吕登森手头有了上百万的积蓄,终于走出了困境,将自己的企业逐渐引上坦途。
投身公益 回馈社会
吕登森是个勇于进取的人。淘到人生第一桶金,今后的路怎么走?他的回答既坚定而响亮:“投身慈善,发展自己!”
2002年,吕登森去濮阳县殡仪馆吊唁中原油田的一位老领导,看到遗体火化后,骨灰盒存放在低矮破旧的瓦房里,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他想这些为国家建设奋斗了一辈子的人,去世后怎能连个让亲人满意的安息场所都没有。于是,他萌发了创办陵园的念头。
为了申请这个项目,吕登森不知道在濮阳到郑州的路上奔波了多少趟。2003年1月,河南省民政厅终于批准了这个申请。吕登森不失时机,多次到外地进行实地考察,并且“三顾茅庐”从邯郸请来了陵园行业建筑专家陈绍忠先生,又从温州请来园林设计的著名专家,还请市里古建筑专家勘察论证,确定陵园沿袭皇家陵园,古色古香风格,采用江南园林小桥流水亭台楼榭格局,以孝道文化为一体,建筑高起点、高标准。2003年,濮阳市长青陵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吕登森出任董事长,多方筹资3000多万元,在濮阳市西环建起长青陵园,也解决了当地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受到了乡亲们的交口称赞。
大爱至上 臻于至善
百善孝为先。吕登森有过“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他生命中的亲人确实走得太早了,甚至没有等到他长大成人,没有等到他事业有成。但是吕登森把“取之于自然的生命,还之于真诚的人生”作为对亲人和社会的回报。
吕登森感恩家乡的养育之恩,感恩国家的富民政策,感恩时代的经济改革与发展,感恩赶上了濮阳市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大潮。他决心回馈社会,发扬光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把自己多年苦心经营的积蓄收获,以实际行动投向伟大的慈善事业,奉献给苦难中需要拯救帮助的人。
吕登森在市慈善总会第一个设立“个人慈善冠名基金”,按照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精神,他做了两个“五年捐赠计划”:第一个“五年捐赠计划”,从2011年至2015年,向市慈善总会认捐100万元,每年捐赠20万元,用于开展救助贫困老人、贫困大学生和贫困少年儿童等慈善活动;第二个“五个捐赠计划”,从2016年到2020年,再次向市慈善总会认捐125万元,每年捐款25万元,继续实施“吕登森慈善救助基金”,开展各项救助活动。7年来,吕登森向濮阳市慈善总会捐款155万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体2380人次。其中用于助学,投入37万元,帮助100名贫困学生圆了上大学的梦想;用于助老,投入108万元,九九重阳节、春节慰问救助贫困老人2160人次;用于助幼,投入“仁爱儿童救助中心”10万元,救助贫困儿童120人次。
这是人间的大爱!这是难能可贵的品德!吕登森,不愧为有社会责任心的农民企业家,他的事迹引起人们和媒体普遍关注,纷纷为他点赞!(张治中 欣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