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 » 领导艺术 » 正文

全球商学院:逆境中你得这样带团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25  来源:商界交流
核心提示:环境是战略的最大变量。逆境突围的路线,往往是形势和环境塑造的结果,而不是事先设计出来的。人的理性总是有限的,没有人从一开
环境是战略的最大变量。逆境突围的路线,往往是形势和环境塑造的结果,而不是事先设计出来的。人的理性总是有限的,没有人从一开始就能看到结果,没有人对形势的理解从一开始就可以一步到位。领导者所能做的是适应环境的变化,在混乱中寻找机会,在动态中创造机会,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保持战略的弹性,保持组织的柔性,从而在不断的调整中找出属于自己的突围方向。
 
 
逆境领导力之四:坚定信念
 
 
从最坎坷的经历中寻找积极的意义、从最严峻的考验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是优秀领导的重要品质。越是在逆境之中,领导者越没有沮丧的权利;越是处于充满负面信息的环境中,领导者越要给予组织以充分的信心。
 
长征快到达陕北的时候,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仅剩下了7千余人,按照周恩来的话,红军已经被拖的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子。未来也是不确定的,没有人知道还有什么在等待红军。但是毛泽东在登上六盘山后,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词: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在这首词中,你看不到丝毫的沮丧和迷茫,相反你能感觉到的是兴奋、信念、乐观、豪迈和必胜的信念。这就是领导者,在别人沮丧和迷茫的时候,他能用自己的内心之火,重新点燃人们的信念之光。
 
 
 
没有绝望的形势,只有绝望的人。那些将组织从崩溃的边缘拉回来的领导,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恢复了组织的士气,在逆境中每个人往往不得不经历心理上的大逆转。逆境中领导艺术的核心就是在人们的心灵中重新激起对战斗的渴望,对战争胜利的信心。而这一切的前提,在于领导者本身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
 
 
逆境领导力之五:价值驱动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应该强化团队的凝聚力。而真正能够超越生死与利害的,是组织的价值追求。只靠利益凝聚的团队只能是雇佣军,形不成历经苦难而牢不可破的战斗力量。在逆境中,共同的价值追求所形成的凝聚力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更加清晰。
 
可以想象,两万五千里长征,如果是一支军阀的军队,也许早就已经散掉了。红军是支让很多人无法理解的军队,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装备极差,每天面临着死亡,却历经苦难而不溃散。为什么?因为这确实是一支有信仰、有理念的军队。在共产党的政治教育下,战士知道自己是为何而战,为谁而战。这就是红军中的士兵,可以爬雪山过草地,可以不畏生死。价值驱动充分激发出人在精神层面的力量。在物质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价值信仰成了凝聚团队的核心。
 
班固在《汉书》里面说过这样一句话:“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红军这样的队伍,可以失败,但永远可以死而复生、散而复聚,可以卷土重来。从今天的角度来看,长征其实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长征为中共选出了毛泽东这样的领袖,并为毛泽东打造出了一支铁的队伍。剩下来的都是精英,从此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把他们分开。这样的苦难都经历了,还有什么样的苦难不能经受呢?经过长征的每个人从此都有了天命的感觉,长征在中共历史上因此也有了神圣的意义。
 
伟大的组织往往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在逆境中优秀的领导者可以最大程度调动和发挥自身和团队的潜能。最苛刻的环境反而会逼出组织内在的生存活力,逼着组织升级自己的竞争优势,杀出一条血路,从而将对手击败。这样的组织,就可以走前所未有的路,打前所未有的仗,下前所未有的决心,找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从而为组织打下走向卓越的根基。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学院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学院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
English  | 简体  | 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