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9日举行的首届全球(XIN)公益大会上,马云拉来一帮重量级人物,共同探讨公益,并呼吁政府、专家、企业家都应该加入到公益中来。随后,马云又进一步阐释了自己的“公益哲学”:低调做慈善,高调做公益。
7月10日,继国际大咖之后,马云请来了多位小咖——80后、90后甚至00后小新鲜公益达人、公益领袖,共同发起倡议“哪怕再微小的改变,也会薪火相传。”首届全球“亲+心”(XIN)公益大会至此落下帷幕。
慈善是个人的事而公益在于唤醒
7月9日,马云把半个朋友圈都拉来一起讨论如何更好地做公益。当天的公益大会上,马云如此阐述自己的“公益哲学”:公益的职责就是唤醒每个人心中的善良,公益需要钱,但光有钱是远远不够的,公益是在于参与,是在于点点滴滴的行动。
随后,马云再度阐释了自己的公益哲学:可以低调做慈善,但应高调做公益。马云认为,中国人广泛的认知是,如果一个人行事太过高调,对自己未必有什么好处。但如果这件事换成做公益,就应该高调。
马云强调,公益和慈善的不同恰恰在于:可以低调做慈善,但一定要高调做公益。因为慈善是个人的事,而公益在于唤醒,唤醒人内心的善良。他进一步表示:慈善在于给予,而公益在于参与,在于点点滴滴的行动。
在马云看来,慈善或许可以捐钱为主,而公益需要付出的是时间、激情、智慧以及所有你可能拿不出来的东西。未必大家都有能力去做慈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可以去做公益,参与公益。“做公益、做慈善都是人生一辈子中最大的福报。”
互联网+公益:因为帮助别人而开心
做电商起家的马云,也开创了一条不同于传统公益的“互联网+公益”模式。实际上,阿里巴巴搭建的电子商务平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的同时,也已经让公益悄然发生改变。仅在2014年,淘宝用户在购买商品时,通过阿里系平台公益捐赠达2.8亿元,其中参与公益的淘宝会员数有2.13亿人,善举总次数超11.1亿次,总金额高达2.34亿元。
互联网改变公益,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在首届全球(XIN)公益大会上,几位伙伴公益领袖也对“互联网+公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米公益创始人莫子皓很不客气地指出,“目前阶段的互联网对公益没有带来什么改变”。“可以看到现在的互联网+公益,就是简单的把一些捐赠信息、公益活动发到网上,跟以前放到报纸上没有改变什么。”莫子皓说。
在他看来,互联网+公益一定是互联网与公益结合在一起,“给大家一种全新的公益体验,跟传统公益不一样的事情”。莫子皓说,米公益的用户通过每天做健康的行为就可以赚取企业的自助,“用户把自助捐给公益组织,企业参与进来,更愿意做公益项目,对用户来说不花钱就可以简单做到公益”。
益启慈善联合创始人刘青榆也认为,青年人做公益的一个优势就是具有互联网思维。借助互联网,可以帮助青年人实现理想主义的梦想,“现在有很多科技和工具可以实现这些梦想”。莫子皓也认为,互联网+公益就是让用户感动帮助别人是快乐的事情。
“很多人对公益没有一点概念,但觉得可以简单地帮助别人,就很开心。”莫子皓说,为了让用户体验到更多乐趣,他们在应用中添加了很多娱乐元素。“一群人每天可以为了世界更好而努力,他会觉得很开心。用户不会提到‘公益’一词,但大家会觉得帮助别人而开心”
90后、00后小新鲜
成为公益领袖
都说做公益从小培养。做公益的年轻人最美!在首届全球 (XIN)公益大会上,除了国际大咖,昨日马云还请来了几位公益小咖——80后、90后、00后小新鲜公益领袖、公益达人,分享自己的公益心得。
两届格莱美音乐奖得主、全球青年领袖奖获得者Dana Leong:“最有效的慈善模式是把技术和不同的公益事业连接起来,驱动变革的产生,创造更好的未来。例如全球(XIN)公益大会让变革者进行最有实效的探讨,而对我而言,则会全身心投入音乐,拨动人们情感心弦,并在一线达到作用。”
教育影像公益传播大使、在杭州的美国女孩白洁:我今天学到了一个新汉字(XIN),将这个形象囊括进了我们的公益事业,因为给予不仅仅是有钱人的义务,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分享一条公益信息。
李连杰16岁的女儿Jane Li:在报纸上看到一个8岁女孩得了癌症,想到社会上还有多少同样遭遇的孩子,于是决定帮助他们,创立了For Kids Club。公益就是人人参与,种一棵树也可以弥补两部手机产生的污染,每个人都可以为世界承担责任。
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秘书长梁振宇:无论是谷歌的“热地球网络计划”,还是阿里巴巴的“农村淘宝计划”,都希望让更多人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然而中国有近一亿特殊人群因生理功能受限而无法使用互联网,他们中有视听障者、读写障碍者以及部分的老年人。我们组建了由视听障者组成的工程师团队,协助互联网团队进行信息无障碍的优化。让科技没有障碍,让科技有情有义。
公益大会最后,Jane Li邀请三位青年领袖——莫子皓、益启慈善创始人Jasmine Lau、梁振宇共同发起倡议:“希望所有的伙伴发动起来,让越来越多人加入公益大家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无论是家庭传承,还是公益企业阶段性的实现,哪怕再微小的改变,也会薪火相传。”(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华西都市报记者潘波董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