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 » 公益观察 » 正文

全球公益报道:贵州的哥向乘客“讨书”7年 共捐赠图书13万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10  来源:中新网
核心提示:贵州的哥讨书7年,捐赠13万本书,56个图书室;成立助学中心,一对一帮扶贫困学生贵州的哥向乘客“讨书”7年共捐赠图书13万本余太

贵州的哥讨书7年,捐赠13万本书,56个图书室;成立助学中心,一对一帮扶贫困学生
贵州的哥向乘客“讨书”7年共捐赠图书13万本

点击进入下一页

余太湖在蒲公英图书室里。受访者供图

点击进入下一页

余太湖正在与学生交流。受访者供图

一次机缘巧合,让贵州贵阳的出租车司机余太湖多了一份“兼职”——向车上的客人“讨书”。“讨书”多年,技巧早已熟记于心。拉到客人后,余太湖先是套近乎,“你书读得多不多啊?”如果得到肯定的答复,他就追问乘客,愿不愿意捐书给山区的学生看。

收到的书,余太湖会筛选一番,挑出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课外书,捐给贵州山区的孩子们。

一讨7年,余太湖因而“出名”,他当选央视的年度慈善人物,获中华慈善奖。名声在外,收书更容易,也就更多了。截至3月,余太湖捐赠图书已达13万本。除了捐书,余太湖还发起成立了助学中心,一对一帮扶贫困学生,目前已收集了527个需要帮助的孩子信息。

3月9日他资助的学生兰兰当上了幼儿园老师,这是他帮助的孩子中第一个找到工作的。

打工20余年 深知没文化的苦

余太湖家里兄弟姐妹有7个,他排行老五。17岁初中毕业时,因家里条件不允许,没法继续上学,余太湖背上行囊,便从贵阳老家前往广州打工了。

农村小伙去城里务工,找一份工作容易,但想要做好和留下很难。余太湖告诉记者,他做了11年汽修工后又开了11年的长途汽车,其间因文化水平有限,碰壁诸多。

“学汽修时,我去买汽车配件,上面有一行英文字母,我不认得,最后连个螺丝都没买回来。”

当长途货运司机时,余太湖需要往返贵阳和广州,在没有导航的年代,迷路成了家常便饭。“那时候只有BB机能跟人联系上,我不会说普通话,连路都问不到。这对我的打击很大。”

打工时的这两次经历,在余太湖的记忆中比少年时期的饥饿留下的印象更深。“不要说工作能力多强,和人交流都成了难题,我还怎么打工,怎么做事情?这都是没文化带来的苦。”

由此他还想到了更多。“贵州的山区里还有很多比我小的孩子,他们将来会面临着更严重的问题,或许会因为知识的匮乏,连生存都成问题。”

“讨书”7年 技巧熟记于心

2006年,余太湖成为贵阳市一名出租车司机。打工时的经历,让他决定,该做些什么了。在余太湖的朴素价值观里,多读书总是有用的,于是亲朋好友家里的旧书成了他最稀罕的东西,他讨书捐给山区的学生们。

起初,他收集书的对象主要是朋友、同学和亲戚。2012年10月,余太湖正开着出租车,路上接到朋友来电,询问他收来的书要送到什么地方。挂掉电话后,车上的乘客起了好奇心,问余太湖为何收书。了解情况后,乘客建议,“你可以一边跑车,一边找乘客讨书嘛。”一句话点醒了他,原来还可以这样收书。

余太湖照做了,由此一讨就是7年。

如今,余太湖在当地已成小有名气的“讨书的哥”,讨书技巧也熟记于心。拉上客人后,他先是套近乎,“你书读得多不多啊?”如果得到肯定的答复,他就追问乘客,愿不愿意把适合中小学生看的书捐给山区的学生看。

收书并不容易,问一百个人,只有一两个真的愿意给。“好多人都是说得好听,但是后来就没有音信了。”而收到的书里,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课外书也不多。“我自己会先挑选,不适合学生阅读的和内容不健康的都会扔掉。世界名著、描绘山川江河、故事类的图书,是首选。”

每当书攒到一定数量,余太湖就把它们放进车子后备厢,送到山区的学校里。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捐书队伍当中

如今学校的师资,相比余太湖上学时,已经有了很大变化。老师讲课时不再用浓浓的贵阳话,课堂上的读书声也是一片普通话;只认得几个字的人不再能当老师,要有真才实学方能胜任教师职务。校园环境变化更大,贵阳市近年对山区教育投入很大,很多学校获得翻修。

基础设施跟上来了,但图书阅读资源还是较为缺乏。“很多学校的图书供应还是不到位,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尽量给学校送图书。”余太湖觉得课外书籍对孩子们的成长有很大帮助,“能让孩子们的视野更宽阔,我希望孩子们能通过读书,对外面的世界有更多的憧憬。”

因为捐书,余太湖出了名,当选央视2017年的“年度慈善人物”,2018年获第十届“中华慈善奖”。

媒体报道后,余太湖名声在外,因而收书越来越多,也开始有人加入帮忙收书。

如今,余太湖不仅仅收到旧书,还有很多人在网上购买新书邮寄过来。“上次深圳、东莞那边的几个好心人,一次就捐赠了5个小型图书室。”

“我觉得只要去做,只要去捐,总会积少成多的。当初根本没想过能有十多万本书,但现在回头一看,就是一天天积累起来的。”

目前,余太湖已经累计捐赠13万本书,56个图书室,其中2个图书室正在建设,即将完工。

成立助学中心帮助更多学生

余太湖的助学慈善事业,如今已经不止是捐赠书籍和学习用品了。

一开始是一个人,后来有了一个团队,2018年,贵州众恒助学中心(下称众恒)挂牌成立。

“曾经有人说我就是为了炒作,为了出名,这是让我感到压力最大的一件事。我顶着这些风言风语,一直走到今天。”余太湖表示,虽然类似的声音比较少,但一直有人会这样说,自己会用行动去证明。

余太湖介绍,目前众恒已收集了527个需要帮助的孩子信息,并寻找爱心人士对他们进行一对一帮扶,收集信息和帮扶工作还将继续。

众恒目前困窘于资金不足,余太湖说,“需要帮助的学生太多了,我家庭条件有限,更多是通过爱心人士帮助他们。”

2019年2月27日,余太湖的朋友圈里晒出了一封感谢信,信的最后,小学生孙鑫鑫写道,“谢谢您们,是您们温暖了一个个无助孩子的心。”

3月9日余太湖资助的学生兰兰当上了幼儿园老师,这是他帮助的孩子中第一个找到工作的。

开心之余,余太湖也觉得愧疚,愧疚为孩子们做得太少。“从2012年开始做到现在,不是说有多大成绩,但我至少做了这么多事。如果早十年,早二十年这样做,我还只有这点成绩吗?”

余太湖的愧疚,还在妻儿身上,因为经常不在家,无法陪伴他们。

余太湖告诉记者,捐赠图书室的爱心人士,有资格为其命名,后山镇幸福小学的图书室,名叫“蒲公英图书室”,余太湖站在金色的牌匾前,裤腿上还有搬书时落下的灰尘。

太阳照进小小的图书室里,也将在某个秋日里晒干蒲公英,等待风过田野时,种子便散落在远方。

远方,就是余太湖给予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新京报记者 王瑞文 实习生 王佳珺

原标题:贵州的哥向乘客“讨书”7年 共捐赠图书13万本
【编辑:陈海峰】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公益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公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