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 » 公益访谈 » 正文

全球公益报道:爱心防溺水 筑牢暑期安全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05  来源:新华网
核心提示:这个暑期,“防溺水”成为媒体报道的“关键词”。人们在讨论,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筑牢孩子们的暑期安全线?事实上,在全国各地,

这个暑期,“防溺水”成为媒体报道的“关键词”。人们在讨论,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筑牢孩子们的暑期安全线?

事实上,在全国各地,防溺水志愿服务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公益性民间救援队伍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防溺水活动的深入开展,专业性的、可持续的防溺水公益项目开始被研发出来,并获得包括政府购买、基金会资助等方面的支持。

志愿服务如火如荼

“小朋友,游泳很好玩,但一定要有家长的陪同,可不能偷偷去玩水哦。”这个夏天,防溺水志愿者说得最多的可能是这句话。

在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防溺水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志愿者成为其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河南省新密市的志愿者们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发放防溺水的宣传页,还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与家长和孩子沟通,让他们筑牢安全意识。

对于在野外游泳的风险,其实很多家长都知晓,但不少人抱着侥幸心理:“可能不会发生在我的身上。”在农村地区,由于缺乏游泳场馆等公共设施,江湖河道成为嬉戏的场所。不少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缺乏监护,他们很容易发生溺水的悲剧。

在湖南桃江,志愿者们直接赶赴资江河畔,在河边开展防溺水公益活动,给家长们灌输安全知识,现场开展急救技能培训,不少家长反馈说效果很不错。

仅仅依靠志愿者开展防溺水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儿童安全涉及面很广,需要多元化参与才能筑起安全网络。

在浙江省慈溪市,当地成立了“防溺水家长护苗队”,在重点区域开展巡查行动,防止儿童溺水。据报道,当地共有5000多名家长参与“护苗队”,组建了152支队伍。除了家长之外,“护苗”的社会队伍还有3000多人。

安徽省合肥市的蜀山区,家长、学校、社区社会组织、媒体联合组成了“家校社媒”的防溺水体系,针对市民与游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安全教育,呵护孩子们的暑期安全。

在浙江,防溺水行动出现了体系化的特点。“珍爱生命·守护平安”——浙江省防溺水大型公益系列活动日前在义乌市启动。不仅有防溺水知识的宣讲,当地还在重点区域排查危险、安装紧急救援设施。应急救援演练的内容十分具体,比如不会游泳的人士如何针对落水者施救、会游泳的人士下水救援应该怎么做等。活动主办方还向暑期“小候鸟”们赠送泳具及游泳卡。

“通过系统的防溺水体系建设,可以大大降低事故发生概率,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安全又快乐的暑假。”参与活动的当地市民评论说。

专业救援队发挥重要作用

各地的防溺水公益活动虽然开展得如火如荼,但防护知识并非人人可以传授,这就需要专业化的队伍参与其中。

这个夏天,专业救援队在各类防溺水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带有“蓝天”“红十字”等名称的救援队伍,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用专业知识保障儿童安全。

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自去年至今,该市4支水上救援队伍救起溺水者超过160人,其中约有1/3的溺水者是未成年人。当地一位母亲带着儿女在海边游泳,不慎被海浪带离海岸,幸运的是,水上救援队伍施救成功。

在专业救援人士看来,危险往往来自观念上的误区以及相关知识的缺乏,比如,人们在游泳的时候喜欢坐在游泳圈的中间,其实这样很容易因为失去平衡而导致侧翻,从而造成溺水。

防溺水最重要的是预防,针对未成年人群体,不少公益救援队伍把专业知识带入校园,与师生互动。

在湖北省荆门市,蓝天救援队的防溺水宣讲活动在校园开展。队员们教会孩子们如何应对溺水危险,并邀请现场进行有趣的专业测试。

在河南省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走入中学,为学生们送上“安全教育90分钟”。通过图像、视频等可视化的手段,让学生们掌握规避风险与施展急救的知识。

除了进入学校,专业的公益救援队伍甚至把防溺水宣讲送到了田间地头。比如安徽省阜阳市蓝天救援队在暑期进入农村,在农民干活的地头用宣传车开展宣传,与当地村民积极互动。队员表示,希望通过活动为留守儿童的安全保障增添力量。

人们往往觉得乡村地区容易出现溺水事故,殊不知在城市,同样有溺水的风险。浙江省东阳市农商银行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伍暑期前往游泳馆,现场开展宣传教育,让中小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提高逃生能力。

“以前也参加过防溺水公益活动,志愿者往往强调孩子要在家长的陪同下游泳。现在听了专业救援队伍的知识普及后,掌握到了一些急救的知识,比如遭遇溺水时,第一时间应该利用自然上浮的方法摆脱危险,我认为非常有用。”北京市朝阳区市民林先生最近参加了一次专业救援队开展的防溺水活动,很是收获。

防溺水趋向项目化、常态化

孩子们围成一个圈,大呼“加油”,尝试帮助“溺水者”(玩偶)脱离危险。这是江西省红十字基金会开展“圈住平安圈住真爱”互动游戏活动的现场一幕。该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溺水救援知识。

该基金会的“一家一个救生圈”项目是专门针对溺水现象开展的公益项目。工作人员在靠近水域的乡村地区,每家发放1个救生圈,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每家每户都可以就近摘取救生圈实施救援。同时,项目在相关地区安装救生设备,人们可以就近摘取用于溺水救援。截至目前,该项目共筹集善款170余万元,发放救生圈超过1.4万个,惠及6万余人。

以往,对溺水者施救导致自己遭遇危险的案例不少,出现悲剧事件的原因之一在于身边缺乏相应的救援设备。江西“一家一个救生圈”项目解决的无疑就是这个痛点。

在湖南省娄底市,也启动了类似公益项目。在志愿者的努力下,当地共有13个内置救生衣、救生圈和安全绳的“博爱救生圈”箱体被安装在大桥附近,方便溺水救援,当地志愿服务团队将长期参与防溺水公益项目,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从各地的案例可以看出,目前,防溺水行动已逐步从志愿服务性活动转向常态化的公益项目运营。

在全国各地政府主导的公益创投类项目中,防溺水相关项目不在少数,有些项目诸如“儿童五防”等已经开始规模化地解决溺水问题。

随着防溺水公益项目不断涌现,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会逐渐加大。比如,安徽省合肥市今年就发布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实施办法》,明确将防溺水、交通、消防、急救等安全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校长、教师培训的必要内容。同时明确规定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相关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研发、提供学校安全风险防控服务或者产品。

“社会组织可以在防溺水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专业的救援队伍。资金来源有两个方向,一是基金会资助,二是政府购买服务。”一位资深民间救援从业者告诉记者,“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充分重视并积极参与到防溺水行动中来,为孩子们打造安全、快乐的暑假。”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公益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公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