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源网北京(刘立宁 李建新 赵献刚 )讯:如今58岁的麦琼方,已经从事慈善工作近39个年头了。虽然她是一名没文化的工人,但她却用自己的行动坚持资助了山里的困难学生共计86人,算上自己唯一的亲生儿子,至今已经有87个孩子叫麦琼方“妈妈”,在她资助的学生当中有20人考入了清华北大,她以自己最真实的行动,向全社会诠释了什么叫“中国式教育”。
39年来,“麦妈妈”长期坚持筹集扶贫物资送往百色、河池等地;在扶贫济困、敬老、助残、救孤、助学等方面都有着麦妈妈的身影。
麦妈妈的慈善帮扶事业缘于一个从天而降的“瑶族妈妈”。1979年夏天,19岁的麦琼方还只是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洗衣房的一名勤杂工,当时她忽闻一个瑶族阿姨,自称是她母亲,正在医院找她。原来,这位瑶族阿姨来自田林县利周瑶族乡平洋村,她的儿子与麦琼方的未婚夫是战友。当时老人来百色市医院看病,因为人生地不熟,就找到了这个从未谋面的“女儿”。老人住院期间,麦琼方每天送饭送菜,忙里忙外,尽了一个“女儿”的孝道。自麦琼芳认了这个农村“瑶族干妈”后,她就与农村的穷“亲戚”们离不开了,为他们送去食品、衣物,资助贫困儿童上学,这事一做就是39年。39年来,麦琼方基本上每隔一个月就去一次乡下,随着收集到的物资越来越多,她的足迹从百色田林县平洋屯延伸到右江区、隆林、凌云等县区的数十个偏远村屯。她经常搭车到半路,就要用扁担挑着东西进村。就这样走了30多年,从青春少女一直走到中年,她送到乡下济困的衣服不下3万件。
2005年待岗在家的麦琼方得知72岁的邻居陈伯患了脑中风,孤身在家行动不便,便主动上门照顾陈伯,帮他洗衣、做饭,把他当成自己的父亲照顾了6年。2010年陈伯去世后,留下遗嘱:若子女没意见,希望把我的存款和一套房子送给干女儿麦琼方,麦琼方拒绝了。
当她38岁的“大儿子”林剑被查出患胃癌后,麦琼方四处找人借钱帮其治疗。当得知河池巴马瑶族自治县的女孩覃斯洁、覃疏桐两姐妹四岁时妈妈去世,爸爸常年在外打工的情况,麦琼方把她们接到家中并资助读书。
走进麦琼方家,发现有四多:床多、棉被多、锅碗多、凳子多。虽然她不肯收孩子们的钱,但这些孩子都特别愿意为妈妈花钱。39年来,受过她资助的孩子有86人,在她家住过1年以上的就有20几人,她家大门钥匙就有20余把,因为每个在她家住过的孩子都有一把钥匙,多年来她家没换过锁。她说,不管孩子们是在外地读书还是工作,这里永远是他们的家,他们哪天回来了,可以方便地打开房门。
麦琼芳在行善路上经历各种磨难和曲折,因走村串寨送衣物曾摔下悬崖留下疤痕,因四处化缘遭受风言风语,被人戏称“傻大姐”,但是她始终没有停下行善的脚步,39年来她每一天都在为资助的孩子们奔波,为了帮扶物资四处奔走,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有没有不要的旧衣服,1岁到100岁的都可以,不要扔,能不能给我。”她现在最开心的是资助收养过的86个孩子中90%都上了大学,其中47人在国外工作,她现在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困难的孩子、老人,让他们老有所依,幼有所长。(百家号)
责任编辑:李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