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 » 公益事业 » 正文

全球公益报道:医疗水平提升才是人民健康的保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02  来源:新华网
核心提示:医疗水平提升才是人民健康的保障

 提升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是维护全民健康的主要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在政府主导、行业推动和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显著提升。

    医疗质量呈“四升一降”趋势

    7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报告厅召开了专题新闻发布会,《慈善公益报》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国医疗质量呈现出“四升一降”的发展趋势。“四升”就是医疗资源供给持续增加、医疗服务效率有所提升、重点病种和手术诊疗质量稳中有升、合理用药特别是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一降”就是住院死亡率持续下降。

    同时,我国专科发展和医疗技术能力呈现出“两平衡四提升”的良性态势。“两平衡”就是区域间技术能力和专科间发展更加平衡,“四提升”就是指临床服务能力明显提升、重点疾病和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我国专科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重大事件的医疗救治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微创和数字化的广泛应用

    目前我国微创、无创技术已经覆盖了绝大多数专业,一方面内镜、介入等部分技术已经达到或领先于国际水平。另外一方面,胸腔镜、腹腔镜、消化内镜、支气管镜以及血管介入等微创、无创手术不仅在所有的三级医院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超过50%的县医院也可以开展胸腔镜手术,有6千多所医疗机构可以开展消化内镜的诊疗,基本实现了县级医院的全覆盖。

    随着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和3D打印技术已经在骨科、心外科、胸外科等领域广泛应用,使手术更加精准、安全。此外,远程会诊系统已经广泛建立,让人民群众可以就近接受大医院专家的会诊,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比如广东省人民医院在复杂性、先天病领域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和3D模拟打印技术相结合,构建了3D可视化的辅助诊疗系统,在近2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外科手术中得到了应用,实现了并发症零发生。

    器官移植治疗取得显著进展

    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基因、环境等因素在致病中的作用逐渐被明确,这为精准化、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了基础。目前,基因检测、靶向药物等精准治疗技术已经在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当中被广泛应用。

    众所周知,各种因素导致的器官功能丧失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采用仪器、人造器官或者人体器官来代替丧失功能的器官也成为这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血液透析、人工肝、体外膜肺养合等器官功能替代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在发布会上表示,我国于2015年成功实现了移植器官来源的转型,使得公民逝世后器官的自愿捐献成为器官移植的唯一合法来源,也就是说所有移植的器官均来源于公民自愿捐献。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符合国情、社会和社会治理结构的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体系,并实现了器官移植的量、质双升。

    从数量上看, 2017年我国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达到了5146例,年均增长的速度已经超过20%,捐献例数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而我国肝移植患者术后一年、三年、五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4%、75%、71%,达到了国际上报道的先进水平。

    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之所以迅速提升,是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医疗机构的合力作用的结果,期待国家和医疗机构继续提升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强健康需求。

    记者 王希文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公益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公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