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7月2日电 题:云南两兄弟“共享双臂”十余载:追梦路上做你的“影子”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许万虎
吴建智至今清晰地记得,哥哥吴建早失去双臂时,扎在自己心头的那一阵阵刺痛。
今年18岁的吴建智出生在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老店镇法土南村一户农民家庭,年长自己两岁的哥哥小时候被电击夺走双臂,梦想还未来得及萌芽,一切却因此改变了轨迹。
一同改变的,还有吴建智的人生。此后的十多年里,他与哥哥形影不离,瘦弱的肩膀支撑起两个人的生活和梦想。
意外降临,从此一双手臂两个人用
吴建智从小生活的小山村,物质虽然算不上丰裕,但有父母的疼惜和哥哥的陪伴,简单的生活同样充满温暖和色彩。
亲密无间,一直贯穿着兄弟二人的童年时光。“哥哥特别疼我,总是把好吃的、好玩的留给我,就算是父母买给他的新衣服,他也舍不得穿,悄悄拿给我。”吴建智说。
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却给兄弟二人的成长路烙下难以想象的艰辛。2004年的一天,吴建早意外遭遇电击,父母发现后将他送到医院,从生死线上抢回一条命。但哥哥却永远失去了双臂。“当时我年纪太小,并不清楚失去双臂意味着什么。”吴建智说。
由于生活难以自理,哥哥上学的年龄一再推迟,但父母心头总挂着他读书的事,“无论如何,只有读书才有希望。”母亲鲁润芝的话一直在耳边回响。
等吴建智到了入学年龄,父母决定将兄弟俩一同送入村小学。从此,弟弟担负起贴身照顾哥哥起居的责任:“我总是比同学起早得,自己先收拾好,再扶哥哥起床,帮他穿衣服、穿鞋子,端水给他洗脸、刷牙。”
待两人搀扶着来到教室,往往已是满头大汗。为了读书,哥哥尽一切办法,最终练成了用脚写字的本领。“对他而言,如果想要完成学业,必须学会别人用双手做的事。”从小到大,这样的生活没有一天中断。
“我的双手要拿给哥哥用,他失去了太多,可还有我。”吴建智说。
备战高考,陪伴是彼此坚持的动力
2015年,吴建智与哥哥一同入读巧家县第三中学。进入高中后,学习压力骤增,这让吴建智常常感到身心疲惫。每当此时,从来不叫苦的哥哥,无形中成为他重新振作的榜样。
巧家的夏天异常炎热,中午兄弟二人满头大汗,晚上则彻夜难眠。“我坐在床边的课桌前,哥哥坐在床上,靠一盏台灯看书,经常学习到凌晨两三点。”吴建智说,“我必须陪在哥哥身边,尽可能帮他解决生活上的问题。而哥哥的坚持和执着,也让我对未来信心十足。”
今年5月的午后,吴建智折返宿舍取毛巾,哥哥在独自前往洗澡房的路上摔倒造成锁骨断裂。此后一段时间里,病房成了哥哥学堂。这件事令吴建智自责。
哥哥结束手术后,老师们集体去医院探望,发现他一只脚挂着吊瓶,另一只脚却在辛苦地握笔做作业。
“我的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希望这两个坚强的孩子圆梦大学,拥抱更好的人生。”吴建智的班主任万太姣说。
接近高考的日子里,同学们主动帮他们去食堂打饭,老师也在他们模考成绩不理想时加以鼓舞。点点滴滴的关切温暖着兄弟俩。
“哥哥的梦想很简单,他曾告诉我,今后不愿做社会的累赘,要尽一切努力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同样也是我的心愿。”吴建智说,“这些年来,与其说我在陪伴哥哥,不如说是彼此依靠,共同前行。”
吴建智平时勤奋好学、为人正直,他对哥哥的深情付出,也感动着身边许多人。2014年,他荣获“全国美德少年”称号。
人生漫漫,我愿做你的双臂
虽然吴建早在生活中失去了自理能力,可是坚强的他并没有放弃生活,他平时喜欢读名人励志故事,还喜欢与弟弟分享自己的心得,他常说希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有所作为。
“人不能输给了不幸,如果一个人经历不幸就放弃梦想,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吴建早从小很懂事,常常用这样的话宽慰家人、鼓励弟弟。
别人花十分钟时间就能完成的事,吴建早需要花别人两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去完成。弟弟也曾因哥哥遭遇异样的眼光,“尤其在我搬着哥哥写字用的凳子进入教室的那一刻,总有人不经意间带着疑惑和不解盯着我,但最终换来的更多是理解和关怀。”
前不久刚刚结束高考,兄弟二人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难得盼来了放松时光,吴建智的心里又多了几分新的焦虑,“大学意味着离家远行,更意味着要独立面对社会,但行动不便的哥哥怎么能少了自己的陪伴?”
如今,吴建智有一个愿望:“无论如何,希望能和哥哥上同一所大学,帮助哥哥完成梦想,也让自己的大学之旅少些牵肠挂肚。”
“我相信,哥哥一定能活出人生的意义。未来的人生路还很长,我愿做他的双臂。”吴建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