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 » 公益事业 » 正文

全球公益:多元化康复服务提升首都残疾人获得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05  来源:慈善公益报
核心提示:近五年来,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率超过八成,91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疗保险。北京市残联通过建立“普惠制+特惠制”的康复保

    近五年来,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率超过八成,91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疗保险。北京市残联通过建立“普惠制+特惠制”的康复保障机制、联防联控的残疾预防工作机制等多方面举措提升首都残疾人口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北京市还将出台新政,预计从明年起,北京市成年残疾人将可享受非医疗基本康复服务补贴,这将意味着,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已经从重点人群向全人群、全生命周期转变。

    医疗补贴兜底残疾人康复服务

    据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已有91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疗保险,为残疾人提供了医疗康复兜底服务,“义务教育+融合教育”模式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了基础教育康复。

    近年来,北京市残联在残疾人用药治疗、残疾儿童康复补贴、辅助器具补贴等方面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2013年,在卫生部门的推动下,建立了门诊免费药品目录,六类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可在规定的医疗机构免费领取精神类药物,有效解决了精神残疾人长期服药的医疗负担。同年,北京市残联还联合相关机构修订出台了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服务办法,让0-6岁残疾儿童和贫困家庭的7-15岁残疾儿童少年每年最高可享受3.6万康复补贴。其他7-15岁残疾儿童少年每月可按类享受相应500-2000元的康复补贴。2016年《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的出台,让贫困和无稳定性收入的残疾人、残疾儿童少年、残疾学生申请基北京型辅助器具时得到补贴。2018年,出台的《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办法(试行)》,对16周岁以上贫困和无稳定性收入残疾人、残疾学生申请非医疗基本康复服务,给予90%的补贴,其他残疾人给予60%的补贴。将北京市残疾人以全覆盖的方式纳入了专项康复保障范围,北京市的残疾人康复工作实现了分类保障、全人群覆盖的精准服务保障机制。

    新政可减少康复费用负担

    “拟对16周岁以上贫困和无稳定性收入残疾人、残疾学生申请非医疗基北京康复服务给予90%的补贴,其他残疾人给予60%的补贴。”这是北京市今年拟出台的《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办法(试行)》作出的相关规定。该项政策出台后,成年残疾人在进行如精残照料、脊髓损伤术后重建等方面的“非医疗基北京康复服务”时,可以享受政府的补贴,可以减少残疾人康复费用方面的负担。该办法拟明年1月1日起实施。

    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了81.6%。市残联介绍,北京市社会组织也已经成为全市残疾人康复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五年来,市、区两级注册(备案)助残社会组织277家,比前五年新增156家;五年累计投入2.5亿元,购买721项助残服务,使254万人次直接受益。五年来,北京市8011名0-6岁残疾儿童得到了抢救性康复,112815名残疾人接受了个性化的康复服务(盲人定向行走5748人,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35149人,智力残疾人康复18005人,精神残疾人康复53913人),66723名残疾人得到了辅助器具适配服务,266293人次的残疾人或家属接受了康复培训。此外,北京市还形成了医疗康复、社区居家康复和抢救性康复、恢复性康复、养护性康复五个层面的多元化康复服务体系。

    记者 权 敬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公益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公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