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 » 公益事业 » 正文

全球公益:陕西安康市审计局里的慈善故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02  来源:慈善公益报
核心提示:三任局长做慈善 一任接着一任干——陕西安康市审计局里的慈善故事近10年来,陕西安康市审计局的局长先后换了三任,但在慈善工作

三任局长做慈善 一任接着一任干

——陕西安康市审计局里的慈善故事

    近10年来,陕西安康市审计局的局长先后换了三任,但在慈善工作方面却没有一天间断。2017年11月,安康市审计局荣登“第五届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榜单,谈及此事,首任局长、安康市直属机关第23慈善志愿者小组组长杜保华十分自豪,他说:“我们组织的公益慈善活动为评选加分不少!”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市直第23慈善志愿者小组是时任审计局局长杜保华于2009年着手组建的,28名组员全部是审计局干部职工,杜保华亲任组长,时任副局长李均、陈国进任副组长。每年元旦春节,他们都带领志愿者走村入户,慰问贫困群众;“六一”儿童节到学校、幼儿园看望孤儿和留守儿童;重阳节则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贫困老人。平时每逢节假日他们便走上街头,或深入社区、农村进行扶贫帮困和慈善文化宣传。

    2011年,石泉县审计局干部罗延康患上了白血病。家在农村且上有老下有小的他面对巨额治疗费用决计放弃治疗。“你不治疗,我就没有爸爸了。”女儿的话让他心痛,但面对病魔,他却显得无能为力。

    杜保华得知此事,带头拿出500元,并动员全局志愿者和干部职工进行义捐,很快就将1万多元善款送到罗延康手中。他们的举动感染了石泉县党政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在县委组织部牵头下,县级机关干部职工一次性向罗延康捐款10余万元。在后续治疗中,慈善小组逢年过节都要去看望慰问。这些关爱将罗延康的生命延续了3年多,也使他家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2012年,审计局志愿者在汉滨区五里镇开展慈善活动时,发现村里有位肺癌患者,因为他的疾病,一家人生活贫困潦倒。于是志愿者伸出援手,除了捐款、求医、慰问之外,还不嫌不弃地帮他家料理家务,直到2014年这位患者病故。

    像这样的故事,在第23志愿小组屡见不鲜。

    2013年9月,杜保华退居二线,市纪委副书记李均接任局长。工作交接时,两位局长就慈善志愿小组进行了专门讨论。李均恳请老局长继续担任志愿者小组组长,自己和陈国进仍兼副组长,杜保华欣然同意。

    如何保持传统,继续创新,把慈善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三位局长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取得了共识:局机关的慈善志愿服务活动必须与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相结合,与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将慈善活动融入本职工作和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于是,他们利用局机关LED显示平台、微信平台、门户网站登平台,开展了经常性的慈善文化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和交流。在街头责任区文化墙设置慈善公益广告展板,时常利用节假日组织人员擦拭沿街护栏、劝阻不文明行为、倡导文明生活、宣传慈善理念。局长的言传身教和长期的志愿工作实践,使干部职工深切感悟到参与慈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仅是“做点好事”,更是一个机关或一个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因此,凡是与慈善志愿服务有关的活动,全局干部职工都争先恐后报名参加,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2014年春夏两季,审计局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动员组织干部职工在镇坪县曾家镇花坪村实行包村联户扶贫工作。

    花坪村有83户村民,7个村民小组,其中贫困户16户,低保户13户,五保户8户。工作中,局党组充分发挥机关科室和慈善志愿小组的积极性,每两人一组,组成了25个小组,与贫困户结成“扶贫对子”,轮流驻村蹲点,各尽所能为其脱贫尽力尽智。

    2016年,他们先后从市国土局、林业局、住建局、水利局及慈善协会为花坪村争取了5个项目资金130余万元,帮助村上修复水毁公路1.1公里,修建慈安便民桥5座、建设饮水工程一处,安装路灯30盏,添置移动式垃圾箱10个,新建小型广场2个,安装体育健身器材10套,并翻修了花坪村斐河小学,使其基础设施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他们还在村里开办了道德讲堂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积极引导与扶持村民发展魔芋、食用菌种植和蜜蜂养殖等主导产业,先后2次组织村上40多名党员干部、种植大户、产业带头人赴岚皋、紫阳等地参观学习;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村为村民传授技术及经验;多方筹资为10多个养蜂大户建设了一个占地10亩的标准化养蜂示范基地,有效解决了蜜蜂安全越冬的难题,使全村三大产业均在当年有所突破。

    2017年3月,第二任局长李均退休,接任局长陈国进带领大家在慈善扶贫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前任两位局长也没有就此放手,而是全力辅佐。他们主动联系镇坪县康青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花坪村的花桥沟投资建设了总面积2750亩的黄连、独花兰、白芨等药材生产基地,采取土地流转和吸纳贫困户务工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2017年为村民提供劳动岗位2000余人次,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条件。

    在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审计局机关志愿者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使年初局党组提出的要为花坪村引进120万元以上帮扶资金,在文溪沟口、文溪沟上游各修建一座慈安便民桥,帮助贫困户实现危房改造,创建新民风宣传长廊、村域环境卫生整治等10项计划全部完成。帮扶干部和志愿者为30户帮扶对象各办4件实事的承诺全部兑现。在大家的帮扶下,2017年花坪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654元,并涌现出了一批“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及“最美家庭”。

    今年春节前夕,陈国进局长和局机关30名干部职工及志愿者再次来到花坪村,看望慰问贫困户、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并同镇坪县有关部门和曾家镇政府联合召开扶贫攻坚联席会议,研究部署新一年的扶贫工作,力争在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摘帽,为全镇、全县整体脱贫示范引路。

    安康市审计局三任局长对慈善工作的参与和支持,不仅表现在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活动上,更体现在他们的本职工作中。近年来,随着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公众对慈善组织的募集、救助、宣传等活动的公开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已成为影响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关键。杜保华、李均、陈国进三任局长按照审计职能向社团组织延伸的要求,每年都组织力量集中对市慈善协会全年进、出的数百笔款项账目进行逐一查阅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和法律文书。每当发现有不完善或不规范的地方,他们会及时予以提醒、警示,有效保障了善款的安全使用,同时也保护了慈善组织的健康发展。

    现任局长陈国进在接受《慈善公益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对每一笔慈善款项进出的严格审计,实际上是对慈善组织和慈善工作者的一种爱护。”

    大爱在心不言我,善路悠长快乐行。如今,年过花甲的杜保华继续发挥余热,心甘情愿地在市慈善协会做起了财务总监,第23慈善志愿者小组组长的头衔他依旧戴在头上,而李均、陈国进两位局长也依旧是他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得力帮手。

    杨 猛 本报记者 钟 伟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公益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公益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
English  | 简体  | 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