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贫困村的每一寸土地
——江苏省委驻丰县帮扶工作队驻村帮扶纪实
丰县位于江苏省的最西北部,处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地,当地人常打趣地说这里是江苏的“西伯利亚”。丰县古称丰邑、秦台、凤城,相传远古时代曾有凤凰落于丰城而得名。丰县历史悠久、农业资源丰富,有“先有徐州后有轩,惟有丰县不记年”一说。
今年年初,2018-2019年江苏省委驻丰县帮扶工作队22名队员,经过长途跋涉,抵达丰县开展为期两年的帮扶工作。“跟百姓离得有多近,百姓对你就有多亲”,这是工作队员们的口头禅,近半年过去了,工作队员们有哪些收获,丰县的百姓生活怎么样了,为此,《慈善公益报》记者走近扶贫工作队员身边,听听他们的故事。
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
雨后的吴庄村满是泥泞,扶贫队员王善民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麦田的泥里,看着小麦此起彼伏,掀起一望无际的波浪,他的心中并不迷茫,而是满怀憧憬,既然选择了扶贫这条道路,就要坚定地走下去。
“咱们村要想真正富起来,必须有产业才行,可现在村子里除了一个破陋的老村部,啥资源都没有,所以当务之急,咱必须想办法发掘资源、积累资产。”在和村干部商讨吴庄村的未来发展时,初来乍到的王善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吴庄村共有土地7000余亩,土地资源非常丰富。“要想办法让地里长出更值钱的东西,这样祖祖辈辈依靠土地生活的乡亲们才能富裕起来。”王善民告诉记者。
在村民和村干部的眼中,王善民就像铁人一般,不知苦不知累,一心扑在带领村子致富的工作上,踏踏实实地为大家谋划各种事情。做好帮扶必须要快速了解村情民情,富民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在刚进村的三个月里,王善民每天到低收入村民家里走访,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为贫困户建档,实行动态管理,像对待亲人一般关心贫困户。看着眼前几大本厚厚的民情日记,王善民相信它们会变成吴庄村村民日后致富的指南书。
如果不是因为扶贫工作,可能队里的每位队员都不会想到会结缘于这片丰邑大地。来到丰县第一天,一句“进了丰县门、就是丰县人”,便听进了耳里,扎进了心里,大家迅速融入这个新的家。从城市到乡村,从办公室、车间到田间地头,每位队员积极走进所驻村,走访贫困户,与村镇干部交流,了解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困难问题,为下一步帮扶工作积累第一手资料。
付出真情暖民心
要想提高群众对扶贫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必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瞄准民生症结,对于这一点,范楼镇邓庄村驻村第一书记王端成深有感悟。王端成认为,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入手,倾听群众心声,把帮扶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帮扶带来的变化和成果。
王端成回忆说,在刚开展工作的时候,在一次走访中,一位老大妈说:“王书记,幼儿园旁边的路很难走,下雨下雪容易滑倒摔伤,哪条路不修这条路都该修。”另一次走访中村民说:“一到天黑,村里就黑灯瞎火的,出门都感觉害怕。”
通过带着问题、带着想法走村入户聊家常,民生项目帮扶思路就水到渠成了。群众对生活的期盼就是民生项目精准发力的方向,为全力打造平安幸福新邓庄,投资45.98万元修建近1600米的村内道路,彻底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投资19.5万元安装239盏太阳能路灯,四个自然村全部亮化。
丰县县委书记王克华到邓庄村调研时拍着王端成的肩膀高兴地说:“你做的这些民生工程项目,让老百姓获得感很强,干得挺好,老百姓会感谢你,记住你!”
记者 泊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