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产业先行”。产业扶贫是开发式扶贫的核心内容。扶贫对象识别以后,如何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实现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是摆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湖北省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一直注重发展产业扶贫的典型带动效应,通过典型带动催生贫困户主动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以一个个成功的产业帮扶成果和脱贫增收模式,为帮扶单位和联系村之间架起一条致富脱贫的发展轨道。《慈善公益报》记者走进英山县,来探访这里的脱贫模式。
产业驱动是增收的渠道
去年秋天,在羌垸村的瓜蒌种植基地内,看到一个个青色的瓜蒌挂满枝头,长势喜人,“瓜蒌大王”周新球喜上眉梢。党员贫困户周新球从2015年带头种植瓜蒌创业以来,以“草根创业”的时代精神,勤干苦干,带领身边的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
合作社在村两委精准扶贫工作的强力推动下,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抱团经营瓜蒌生产基地,生产范围覆盖3个行政村,到2018年初,周新球和他的合作社抓住春季有利时机,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将瓜蒌种植总面积扩展至300亩。目前,合作社已带动了52户贫困户脱贫增收,帮助30多人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周新球也成为真正造福乡里的“瓜蒌王”。
“致富不忘乡邻”,今年,周新球无偿给予新发展瓜蒌的农户技术指导,帮助其他贫困户新发展瓜蒌103亩,现在的羌垸村,俨然已成为一个个争创脱贫明星、创业先锋的致富“舞台”。
“产业扶贫是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重要渠道……要在产业扶贫上求突破,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推动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相对接,增强贫困群众自我致富能力和‘造血’功能”。县扶贫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创新扶贫带动典型效应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英山县创新扶贫举措,脱贫成果亮点纷呈,各联系村在自身脱贫的基础上,结合本村特点优势互补,依托产业发展辐射周边贫困村,呈现精准扶贫式“虹吸效应”,各联系村精准脱贫呈现连片发展的良好态势。
季陵沟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区位优势相对温泉镇其他村相对较弱,村民大多外出务工,山地荒废无人耕种。结合该村客观实际,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想到依托精准灭荒,将荒山流转,引进市场主体,发展产业种植是个脱贫致富的法子。
今年,引进的500亩香榧基地项目,为季陵沟村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500亩香榧基地长年固定用工最少在50人以上,季陵沟村的常住劳动力大约60余人,基地用工优先使用贫困户,只要村民愿意随时都可以到基地做工。同时,克服2014年之前,季陵沟村人均年收入只有1800元,去年人均年收入达到10630元,香榧基地种植的产业优势逐渐显现,种植规模向周边村发展延伸,典型带动效果明显。
记者 泊 伟 通讯员 刘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