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场以“分食濒危物种蓝鳍金枪鱼来募集善款”的活动遭到舆论质疑。
在活动现场,一条120公斤重大型蓝鳍金枪鱼被现场切割出售,“以买代捐”。据澎湃新闻报道,6月15日,陕西两涉事组织公开回应称,鱼是人工养殖的,而非野生金枪鱼,进口手续齐备。活动共筹集善款37000元,已全部捐给守望大山彩虹基金会。款项将为山区老人购买小鸡和粮食。不过,回应中并未展示进口金枪鱼的相关文件。
去年6月,京东高调售卖金枪鱼事件曾引发舆论广泛质疑,多家环保组织联名发函提出反对。其后,京东宣布下架金枪鱼。不意,事情刚刚过去一年,分食金枪鱼再现江湖。
与之前店销不同的是,这一次则是有鱼有真相,一众老饕围拢在金枪鱼身边,说是“以买代捐”,其实吸引人们的还是分食濒危物种的馋涎欲滴。
活动主办方仍在辩解,此鱼非野生,而是人工养殖。这样的辩解并不能让人信服。首先,蓝鳍金枪鱼已经濒危,野生捕捞并不容易。据新华社此前报道,蓝鳍金枪鱼是寿司及生鱼片等日餐中使用的高级食材,因其经济价值已被过度捕捞至危险境地。有专业人士认为,蓝鳍金枪鱼的命运比中国大熊猫更不容乐观。
其次,即便目前已实现人工养殖,也并非全生命周期的人工繁殖。专家介绍,一者,目前的金枪鱼人工养殖,多是将幼年野生鱼苗捕捞后进行人工“圈养”;再者,在养殖过程中,养殖者往往通过捕捞大量其他野生鱼类来养金枪鱼,据中国绿发会相关工作人员披露,一条100公斤人工养殖蓝鳍金枪鱼投入市场,要消耗1.5-2吨其他野生鱼类。可见,所谓的人工养殖,同样意味着对天然资源的捕捞。
其实,企业做慈善募捐的路径很多,未必一定要通过分食濒危物种的方式来刺激公众情绪。你所理解的创意,在一般民众那里,可能还只是意味着某种高高在上的炫耀;而在环保人士那里,则意味着赤裸裸的冒犯与挑衅。即便企业和基金会果真是为了募集善款,也难掩破坏动物多样性的恶行。
涉事公司主营日本料理,而金枪鱼是日餐的高级食材,我们也能理解其分食金枪鱼的促销考量,但任何促销都应有起码的环保意识,都应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明知蓝鳍金枪鱼已经濒危,而人工养殖也同样影响环境,还高调分食搞什么公益募捐,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刀锋行走,也不可能得到公众乃至市场的认可。
近年来,公益慈善的理念深入人心,很多企业都愿意投身其中以塑造企业形象,体现社会责任。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将公益慈善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幌子,甚至“挂羊头卖狗肉”,所作所为的目的性太强。凡此种种,不仅损害公益,也损害了企业形象,并不可取。
生意是生意,公益是公益。二者可能有交汇重叠的地方,但根本而言,如果缺乏对公序良俗的敬畏,缺乏对社会责任的理解,缺乏对生态环境的呵护,习惯于搞什么“分食金枪鱼”的饕餮盛宴,即便涂抹再多的公益脂粉,也不可能掩盖难看的吃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