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 » 公益事业 » 正文

全球公益:“童伴妈妈”撑起留守儿童的成长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29  来源:慈善公益报
核心提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一直是社会 关注的一个热点、难点与痛点。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从民政部获得的数据,我国目前有902万留守儿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一直是社会 关注的一个热点、难点与痛点。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从民政部获得的数据,我国目前有902万留守儿童,其中36万人单独居住、无人监护。关爱和保护留守儿童是一项社会工程,需社会、政府、家庭、学校之间形成合力,以多元化的措施从各个方面织牢留守儿童的保护网。从2015年底起,中国扶贫基金会就开始调研,试图寻找一种方法来帮助那些边远山村没有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为此,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地方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公益组织和爱心企业共同发起了“童伴妈妈”项目。项目从2015年底成立至今,已覆盖四川、贵州、云南、江西四省。

    “小留守”的六一儿童节心声

    再过几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记者来到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在这里,“童伴妈妈”项目正在开展。遂川是个劳务输出大县,据不完全统计,2.4万名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破解留守儿童问题瓶颈迫在眉睫。

    “六一节想要什么礼物啊?”记者问9岁的小颖(化名)。“我不要礼物,爸爸妈妈能回来陪我过六一,就是我最想要的礼物。”

    听到孩子的纯真的心声,记者十分感慨,是啊,还有什么比陪伴更重要。

    中国扶贫基金会健康发展部主任问会芳告诉记者:“江西省的留守儿童数量在全国排首位,此次‘童伴妈妈’项目是该项目首次进入江西地区,标志着童伴妈妈项目的区域发展迈入新的实践阶段。得益于西门子家电对江西遂川地区留守儿童的关注并在资金上给予援助,我们将通过在本项目覆盖的十个自然村内部每村招募一名全职的“童伴妈妈”,通过为儿童建档、定期走访以及在童伴之家开展活动,及时发现他们的需求,并协调资源给予解决,完成儿童福利需求的最后一公里送达,保护他们安全、健康的成长。”

    “童伴妈妈”也曾“留守”

    “80后”妈妈郭荣荣是“童伴妈妈”中的一员。遂川县是她生活的地方,也是她作为“童伴妈妈”提供关爱服务的地方。作为“童伴妈妈”,郭荣荣有着两个身份,一个是5岁孩子的母亲,一个是曾经的留守孩子。“我能够很好地跟村里的孩子沟通,也更能明白他们的感情。”郭荣荣说。

    “我还没出世,爸爸就在外面打工。从5岁开始,我就帮着妈妈做家务,洗衣服、做饭,什么都学着做。”郭荣荣回忆起小时候的留守生活,记忆里满是苦涩的味道。“等我7岁时,奶奶去世了,妈妈也外出务工,我就跟着爷爷一起生活。”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遂川县“童伴妈妈”已选拔出并完成培训工作,很多像将郭荣荣这样的“妈妈”相继走上工作岗位,开展留守儿童关爱行动。

    问会芳介绍说:“‘童伴妈妈’的定位不是替代父母,而是通过她们督促父母落实监护责任。‘童伴妈妈’包括4个基本职责:排查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定期走访、陪伴,辅导功课;督促父母履行监护职责;为留守儿童争取各项保障。”

    记者 泊 伟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公益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公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