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病重女童家属被指诈捐后续,家属称将反击追究法律责任
从最开始被指“诈捐”、消极治疗,到事件逐渐清晰、反转,王凤雅爷爷向澎湃新闻表示,一定要追究造谣者、舆论制造者的法律责任。
这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王凤雅”事件,折射出贫困农村家庭面对癌症的两难选择。
河南省太康县公安局宣传科科长张磊落向澎湃新闻表示,王凤雅确实患病,警方没有发现王凤雅家属“诈捐”等犯罪的证据,因此未予立案。家属提供的有票据的开销,只有几千元,有些开销没有票据,不过,警方没办法对这个特殊家庭的支出提出质疑。
“说穿了还是家里太穷。”曾为王凤雅诊治的一位医生对澎湃新闻说,开始王凤雅病虽然轻些,但毕竟是癌症,家里没钱,更怕人财两空,后来筹到一点钱,但远不够,病情也已恶化,家属想保守治疗,志愿者和网友不答应,认为既然筹款就得到大医院治疗,引发冲突。
澎湃新闻注意到,最早一直质疑王凤雅家属的微博大V@作家陈岚 5月27日发微博称,“都想给孩子自己认为最好的。却变成了这样的撕裂。”她表示,向王凤雅的家人,向努力奔波的民政和公安及村镇干部等所有在这场风波中受到伤害的人们道歉。
“保守治疗”
视网膜母细胞瘤,一种恶性肿瘤。医学研究显示,这是3岁以下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可危及生命,早期发现、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王凤雅家属,究竟是何时发现孩子患视网膜母细胞瘤的?
王凤雅32岁的母亲杨美芹在水滴筹第二次的筹款介绍称,2017年9月孩子高烧不退检查时发现患病。对此,王凤雅爷爷表示,这个时间有误。
王凤雅爷爷对澎湃新闻说,真实时间是2017年11月,孩子连续多天高烧打针输液不退,到太康县人民医院检查,发现孩子患病。
太康县人民医院2017年11月2日的诊断证明书显示,王凤雅被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
负责第一次接诊的,是太康县人民医院眼科医生吴碧(化名)。她告诉澎湃新闻,2017年10月29日,杨美芹抱着王凤雅来检查,她问孩子哪不舒服,杨美芹说孩子半岁时发现一个眼发白,家里以为是白内障,想着等孩子长大再做手术。吴碧说“白内障也应该早点来治啊”。杨美芹说,现在发现孩子另一只眼也出现异常。吴碧就开了CT和磁共振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吴碧告诉杨美芹,孩子患的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癌症的一种,比较严重,如果转移到脑子里,“命就保不住了”。
吴碧告诉澎湃新闻,从杨美芹当场哭泣的情况看,应该是初次得知孩子患病。她让杨美芹把合作医疗本拿过来,开转诊证明,赶紧带孩子到大医院治疗,杨美芹说孩子没有入新农合,因此没法开。“我还劝她,毕竟生了,尽最大努力治一下,做到无怨无悔,她还说‘中’。”
当时,杨美芹给孩子报的名字叫杨某某,五岁。次日,王凤雅的爷爷找到吴碧,让她开诊断证明,但因为报的假名字,不符合程序,吴碧没给他开。
王凤雅爷爷向澎湃新闻解释,杨某某是亲戚家的孩子,有新农合,报假名是想病情严重住院可以报销。太康县人民医院11月2日的诊断证明,是重新拍片找医生开的。
据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开声明,水滴筹平台公开可追溯的信息系统数据显示,王凤雅家属履行相关程序后,第一次筹款是在2017年11月3日至29日。
也就是说,杨美芹得知孩子患病后第三天、在太康县人民医院开出诊断证明次日,就发起了筹款。
澎湃新闻注意到,杨美芹接受采访时多次称,她是2018年3、4月做火山直播筹款时,听网友说可以通过平台筹款,才去平台筹款的。对此,王凤雅爷爷未向澎湃新闻解释为何杨美芹接受媒体采访时刻意淡化第一次筹款的时间。他表示,村里也有家人得大病到平台筹款的,所以他们了解一些,才去平台筹款的。
“在太康县人民医院检查后,我们就去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查。”王凤雅爷爷说。
据红星新闻报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医生陈悦说,后来,多名眼科专家对王凤雅进行会诊,肿瘤已经在眼球内,可能向颅内转移,判断其病情处于中晚期。王凤雅爷爷对澎湃新闻说,这时已经脑转移了。不过,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向澎湃新闻提供的2017年11月9日的郑大一附院诊断书显示,王凤雅为双侧眼球内母细胞瘤,脑MIR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处理意见为“住院进一步检查,必要时化疗”。
“我当时问医生如果把眼球摘了能不能保住命,医生说不能保证,又问她做化疗能不能撑一年,也不能保证。”据红星新闻报道,王凤雅的爷爷说,因为孩子太小,在与家人充分沟通后,他们决定不让雅雅经历痛苦的化疗,“化疗一个月一次,我们是农村家庭,当时入院要交两万块钱押金,实在拿不出。”既然保不住命也拿不起钱,就征求医生的意见,说是可以保守治疗,他们就决定先回老家保守治疗,也就是给孩子输降低颅压的药物和退烧药。
筹款风波
据搜狐《后窗》报道,癌症患者的家庭,往往面临和王凤雅家人类似的困境。患视网膜母细胞瘤后是否要摘眼?摘眼后能否存活?一项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和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合作完成的科研项目《视网膜母细胞瘤综合治疗疗效分析》,对2007-2011年收治的44例患儿采用摘眼、化疗等结合的治疗后发现,除了一名双眼扩散的晚期(双眼E期)患者死亡,其他全部存活超过一年半。文章提到,根据以往的文献,“未经治疗的患儿死亡率高达100%”。
从郑大一附院回老家后,王凤雅家属就让孩子在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保守治疗。
2018年3月14日,他们又带王凤雅到太康县人民医院做了一次检查。此时,王凤雅右眼眼球已经暴出来,左眼也已经失明,颅内脑积水。
那个时期,听朋友说通过火山直播可以筹款,杨美芹就开通了火山直播。杨美芹对媒体说,直播过程中,有网友建议她去网络平台筹款快。杨美芹称孩子现在是保守治疗,筹到钱也不可能彻底治好。“他们说即便是保守治疗也可以筹款,有钱了可以去好一点的医院保守治疗。”
据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开声明,王凤雅家属第二次筹款是在2018年3月15日至27日。这次筹款介绍中说,2017年发现孩子患病后,医生建议保守治疗,现在孩子病情严重,治疗需要医药费,家里比较困难,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恳求大家帮忙。
正是这第二次筹款,使王家陷入漩涡。
北京的爱心妈妈马婵娟是第一个跑去河南介入此事的志愿者。5月26日,澎湃新闻多次致电马婵娟,接电话者称是马的电话在他那里维修。
据多家媒体报道,4月5日,马婵娟和另外的志愿者赶到王凤雅家,经她们劝说,王家同意带孩子到北京的大医院。但在北京的医院,王凤雅家属和马婵娟等志愿者发生冲突,不欢而散,王凤雅被带回老家。对此,双方许多说法矛盾。
4月8日开始,上海大树公益服务支持中心官方微博@小希望之树、微博大V@作家陈岚开始在网上发布质疑消息,称在爱心人士强烈要求下,王凤雅家属于4月6日将孩子送去北京儿童医院,医生确定还有救时,杨美芹撒泼打闹,随后将孩子抱走。并提示有监控视频为证。
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大量网友、自媒体加入质疑阵营。有称王凤雅家属筹集到15万元巨款,但未用在王凤雅治疗上。还有网友称,杨美芹2017年12月在水滴筹第一次筹款后一个月,朋友圈晒出一些医院的照片,是带着最小的孩子、唯一的儿子前往北京治疗唇腭裂,“重男轻女”。
许多网友认为,筹了款,就必须带孩子到大医院治疗。
陆续有媒体报道,“王凤雅事件”进入舆论场。
5月4日,王凤雅去世,网友质疑声更加猛烈。有网友提出,王凤雅家属所筹资金并未全部用完,要求公布详情。5月24日,公众号“有槽”文章《王凤雅小朋友之死》,文风犀利,称“5月4日上午,王凤雅小朋友永远摆脱了罪恶的父母,离开了人世”,将质疑推向顶点。澎湃新闻5月26日搜索发现,该文已被删除。
怎么就不能理解、放过他们呢?
在遭疯狂质疑后,王凤雅的手机,每天都收到很多谩骂信息。
但事实上,随着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开声明,以及警方介入并公开发声,事实慢慢开始清晰,事件一些事实逐渐清晰。
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开声明表示,王凤雅家属两次筹款共有2249人次捐款,实际筹到35689元。王凤雅爷爷对澎湃新闻说,加上微信转账以及孩子妈妈视频直播上获得的捐助,一共就是38638元,并没有网上说的15万元。太康县公安局宣传科科长张磊落向澎湃新闻证实:筹款总额经警方及银行调查核实,无误。
王凤雅爷爷说,王凤雅治疗过程中,在村诊所花了1910元;在太康县人民医院、郑大一附院花了5840元;救护车费1400多元;多次各地往返交通费5000多元。2018年4月孩子从北京回来后,包括药物、护理等用了3500多元。从最初孩子发病到过世,奶粉、玩具、零食等用去14500元左右,孩子陪葬品也花了1200元。有许多是没有票据的,比如来回的救护车费、护理48天的费用以及治疗期间家人吃喝、交通、住宿和丧葬费等。所有开支,只能凭借记忆抄了一个单子给警方。
对此,张磊落向澎湃新闻表示,根据家属提供的支出费用单计算,其剩余款项1000余元,通过警方和民政部门做工作,已经由王家交给太康慈善会。因有些花费无记录,无法进行调查取证,而此事不构成案件,警方也没办法对这个特殊的家庭的支出提出质疑。
针对网友“放弃女儿,把钱给儿子治疗唇腭裂”的质疑,王凤雅爷爷表示,孙子在去年4月申请了嫣然基金,同月完成手术,去年12月份去北京医院是进行复查。北京嫣然天使儿童医院随后证实了这一情况,并称复查也是免费的。
最近这些天,王家不停在接待记者采访。5月26日,王凤雅爷爷说,当天他接受了一天采访。而杨美芹受到刺激,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当天在诸多记者陪同下还到医院检查。5月27日,王凤雅爷爷说,经过一天休养,杨美芹的精神好了不少。
王凤雅爷爷告诉澎湃新闻,现在一家人都很愁,失去了孙女,还招来了这么大的质疑。他很感谢出来说话的政府和相关部门。等忙过这几天,他将通过法律手段向舆论制造者和“抹黑”的志愿者讨要说法,“是时候反击了”。他强调,不是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而是一定要追究。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5月25日晚,最初并一直公开质疑王凤雅家长的上海大树公益服务支持中心官方微博@小希望之树 发布情况说明称,因王凤雅事件该机构的名字出现在新闻报道里,该机构数十个危重小朋友的捐款项目被停。该机构会全力配合基金会和相关部门对所有项目的审核核查工作。
@小希望之树 及曾和王凤雅家属发生冲突的工作人员,均对澎湃新闻表示,不接受采访。而且,他们微博不会再发和王凤雅事件有关的信息。
澎湃新闻注意到,@作家陈岚 5月27日发微博称,“都想给孩子自己认为最好的。却变成了这样的撕裂。”她表示,向王凤雅的家人,向努力奔波的民政和公安及村镇干部等所有在这场风波中受到伤害的人们道歉。
王凤雅去世时年龄过小,不能入祖坟,被家人简单埋了。王凤雅爷爷说,生前给王凤雅买的手机,也给她陪葬了。
在曾为王凤雅诊治的一位医生看来,“说穿了还是家里没钱”,在基层因为得大病选择保守治疗并不少见。几次王家带小孩来检查,她都没有见到孩子的父亲,听说孩子父亲智力有问题,一直在外打工,家里孩子又多。她表示理解王家的做法。“毕竟是自家的孩子,谁家有几百万上千万不给孩子看病?”记者 陈凯姿 彭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