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十年前的那场地震带给中国社会巨大震痛,也暴露了中国社会力量在参与救灾与重建过程中的不足。2008年汶川地震使中国慈善公益行业迎来发展的春天,这一年也被称为中国的“公益元年”。伴随国家和社会加快应急救灾体系建设步伐,社会慈善行业逐渐从十年前的幼稚状态逐渐向成熟过渡。地震十年后,社会慈善组织有怎样的进步与不足?应急救灾体系有怎样的新发展?需要今天的人们去分析总结。
5月11日,国际公益学院、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第三期益论沙龙以“震后十年 中国社会力量的崛起”为主题,邀请国际公益学院院长、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会长王行最,绵竹青红社工服务中心主任陈锋,灾区受灾群众代表刘刚均,就汶川震后重建、民间组织发展、灾民心理康复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大众慈善热情日益组织化
国际公益学院院长、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发言。
国际公益学院院长、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时任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他回顾了地震发生后,政府救灾所面临的救灾部队后勤保障、装备调动、食品供给、组织推进救援等难题。这是政府过去所较少经历的一场巨灾,但是在这样一场救灾中,政府应急救灾机制得到了巨大的创新,如汶川震后仅一个月,党中央一声号召,19个省市“一对一”援建重灾县,30多万援建大军先后奔赴地震灾区。地震之后,中国不断推进应急救灾体制的建设,国家应急管理部的成立也说明这种进步。
他认为,地震调动了全国抗震救灾的热情,在救灾过程中,政府与民间机构、志愿者相互配合,反映出民间力量对政府和其他组织意义重大。十年间,在社会力量的层面,公益慈善组织管理专业化不断提升,将地震所激发出来的大众热情组织起来,从而更专业化地参与到公益救灾中。他表示:“社会大众的慈善热情应该说正在被各个角度的组织化,我们看到了社会力量的强大,但是也更感受到专业化提升的必要性。”
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会长、时任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王行最也表示,从汶川地震之后,整个社会的公益慈善热情大大提高,这表现在全国社会组织数量增多、公益捐赠规模扩大、公益项目多样、公益活动影响范围更广等许多方面。如2008年,全国社会组织总共大概30万家,现在已经有81万家;2007年,全国公益捐款只有一两百亿,汶川地震之后,突然达到1076亿,虽然之后2009年又跌回到300亿,但是从2010年开始稳定在千亿左右。从几百亿到上千亿的量级变化,说明了整个社会参与公益的热情大大提升。此外,我国公益组织救灾现在不仅仅限于国内,还积极地投身到国际的救灾领域中。他认为,“这些都反映了这个社会的公民意识,公益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会长王行最发言。
心理康复仍需社会服务支撑
绵竹青红社工服务中心主任陈锋2008年尚为云南大学的研究生。汶川地震发生后,他目睹了地震给当地社会带来的伤痛。他分享了地震后参与救灾,并逐渐成立绵竹青红社工服务中心的历程。他表示,灾难让人们有机会看到“生命里的一种连接”,即很多没有血缘关系,也不在一起工作的人,因为共同的命运而连接起来。因为这种感动,他坚持一个草根社会组织要真正地扎根到灾区,和灾区民众一路同行。他特别提到,如今灾区重建在硬件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社会服务体系中,对于心灵康复、残疾灾民生活还缺乏支撑。比如,有人在灾难中丧失了亲人,或者成为残疾人,在家庭功能和自身能力缺失的情况下,他们的心理和生活方面都会有特殊的需求,需要社会化地支持才能走出困境。
灾民代表刘刚均当时为绵竹汉旺的农民,后来被誉为当代“关云长”,2008年还是奥运圣火传递火炬手。他有着同样的感受和看法,他表示在灾难发生后,自己曾经有一段时间就想到死,觉得生活没有盼头。他认为,身体上创伤的治愈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治疗心灵的创伤可能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有非常专业的机构和专业的人士的支持。
陈锋认为,应该特别重视这些人群的社会连接问题,避免他们因伤残而酗酒、吸毒,甚至走向暴力等极端情况的出现。同时,应该通过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来让这部分残疾人有再次创造价值的可能性,让他们重新发现自己的价值,重新获得做人的价值。
王振耀表示,心灵问题牵扯到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社会组织需要专业化的知识、技能,也需要一个能把爱心、专业传递给需要者的渠道和平台。汶川地震之后社会组织所经历的,都是未来宝贵的经验。王振耀表示,希望把对汶川震后十年的纪念,当做未来十年另外一种救灾恢复与整个社会重建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