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 » 公益事业 » 正文

全球公益:多元化慈善超市助力梅河口慈善大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10  来源:慈善公益报
核心提示:“党的扶贫政策,让我脱贫致富的信心十足哩。”青海省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富源村村民马占鸿站在新建的鸡舍前,指着满院子撒欢的小

 “党的扶贫政策,让我脱贫致富的信心十足哩。”青海省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富源村村民马占鸿站在新建的鸡舍前,指着满院子撒欢的小鸡儿对《慈善公益报》记者说,“这不,我刚从北京看病回来,就买了1000只小鸡儿。”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精准扶贫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把贫困群众的心焐热、脑更新、劲鼓起,才能让自身努力与外界助力同步共振,提升脱贫的内生动力。

    送温暖 送志气 送信心

    近日,青海省富源村组织开展了一期特殊的“主题党日+”活动,邀请两位特殊的脱贫户讲述各自的“创业史”与“致富经”,并将最新扶贫精神及相关扶贫政策传递给每一个贫困户,进一步巩固提升扶贫攻坚成果。

    “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站在台上讲述自己的致富经。”两年前还是村里贫困户的马占鸿说,“我视力有残疾,妻子又身患重病,常年卧床不起,还有一个智障的女儿。外出打工离不开,想搞养殖,没有资金,又怕赔本。”

    “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去年我家养了4个品种800只鸡,还有8只羊。收入达到了10000元,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马占鸿高兴地说。和马占鸿一样,富源村贫困户马启军也是残疾人,依靠创业资金发展养羊产业,如今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成了十里八乡脱贫致富的典型。

    记者了解到,富源村筹集资金12万元用于教育救助、村级产业扶持、大病救助、养殖启动周转等,解决迫切的生产生活之需,增加获得感,激励贫困群众树立脱贫致富的决心。

    “要不是获得了教育资助,真不知道女儿现在是在校园还是在外地打工……”村民马应花感慨地说。去年,女儿如愿考上了大学,而大学一年的学费、书费、生活费要1.5万元,对于这个贫困家庭而言是个天文数字。

    “对于贫困家庭的子女,教育是改变他们的重要途径。如果不伸出援手,孩子就会无书可读,贫困也可能会延续下去。”富源村第一书记王金海说。

    心焐热 脑更新 劲鼓起

    初春的格尔木市富源村,嫩芽吐新绿,春风轻拂杨柳枝。村民马成海忙着平整土地,栽植、修剪枸杞苗。

    “以前,想致富没路子,外出打工还动辄受骗。现在,我们在自家门口就可以创业,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宽,人也越来越忙。”在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激励下,马成海返乡开始创业,种植了8亩枸杞地。“电足了,浇灌、烘干,开关一按就能搞定,村里还设有电商服务中心,也不用担心枸杞卖不出去了。”

    富源村原先叫门源村,村民都是从青海省门源县搬迁过来的,是格尔木市重点扶贫村。全村1050人,主要经济收入以小麦种植和劳务输出为主。

    “从宝贵的土地上着眼,从农业入手,把撂荒地种起来,把低产田改造、种成高产田,种好农田增产增收,让农民富起来,这是最现实可行的首要选择。”村书记王金海说,村委会积极争取各类涉农项目支持,指导帮助村民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引导农民扩大规模,增加收入。

    村办企业的兴起和农牧业现代化的普及,用电负荷不断攀升。村里的供电线路10千伏渔十路是个三分段单联络线路,2015年线路最大负载率为33.4%。为此富源村联合国网海西供电公司以“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为村里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1.047千米,0.4千伏架空线路2.46千米,同杆架设0.4千伏线路0.346千米;新增1台20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改造下户88户。建设好的网架和改造后的设备30年内不大拆大换。

    “有了充足的电,村里的合作社把枸杞煤烘干改成了电烘干,温度控制更稳定,枸杞品质也就更好了。”王金海说,如今的富源村枸杞种植面积834亩,奶牛养殖上百头,产值达1695万元。

    王金海告诉记者:“脱贫攻坚工作事关百姓福祉,扶贫工作要从实际出发,突出群众的需求和期盼,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变‘输血’为‘造血’,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记者 泊 伟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公益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公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