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要促进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健康发展。”这已是社会工作连续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目前,江苏省有8万多个正式注册的社会组织,数量居全国首位。全省持证社工已达42656人,居全国第二,万人拥有持证社工约5.3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给足了他们信心和动力,也让他们在发展和实践中看到了问题。
社工需要专业更要“全科”
“以前最大的困扰就是要跟人解释,我的专业是干什么的,现在社工这个职业和专业越来越被社会认可,因为认可也更需要。”这是南京市益民社会服务中心总干事助理常黛屏的心声,也是高校里许多社工专业学生的心理写照。
日前,一批江苏省内知名的社会组织组团进入南京财经大学,举办社会组织宣讲会和春季首场招聘会。常黛屏和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说自己高考时,没有考入填报的志愿,被调剂到社工专业,但是经过学习,爱上了这个专业。社会组织一边宣讲一边招聘,这一新鲜模式吸引了近百名社工专业大学生进场聆听,学习经验、对接岗位、寻找机遇……学生们当这是一场招聘,更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课。
社会最需要什么样的社工人才?这是社工专业的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经过实践,全科型的社工人才越来越受欢迎。社工不光要有善心和耐心,她们还要具备纵向深入和横向全面的专业知识。
金妍艳是江苏省人民医院社会工作办公室的一名医务社工。两年前,来自南京低保家庭的小褚不幸患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这个19岁的男孩感到困苦无助。接诊的医生将小褚的情况转介给金妍艳。经过评估,金妍艳决定联系红十字基金会,帮小褚申请“轻松筹”微基金:一年“格列卫”药费+复查费,共约4万元。通过社工办宣传、挖掘社会支持网络,两天筹款33768元。广泛链接社会资源,是社工必备素质之一。过去两年间,金妍艳带领30多名社工和实习社工,在泌尿外科、肿瘤病科等9个病区,与医生、护士组建跨专业合作团队,累计开展个案服务、病友会等近百次,为贫困患者募集90多万元善款。这让人们看到社工专业职业素养以外的协调链接、组织策划、合作筹款等综合能力。
如何打通社工供需渠道
近年来,各地主管部门从出台政策鼓励社工参与社会治理,到媒体报道的治理效果,逐渐表明,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离不开专业社工人才。据了解,常州市为了吸纳社工人才开出优厚条件,提出“引进国内外知名社工督导,2年内购房的给予5万-20万元购房补贴”政策。而苏州还培养了首批14名本土社工讲师,优化了社工高层次人才结构。
政府出台各种举措吸引社工人才,那么社工人才到底有多少呢?据了解,目前江苏省有19所高校开设社工本科,其中10所开设了社工硕士;2所高校有社工专科。虽然高校坚信社工专业有前景,但事实上,真正从事社工的毕业生只有15%。
在社工人才稀缺的情况下,如何打通供需渠道呢?记者在招聘会上了解到,比如儿童福利院需要专业社工疏导孤儿心理,医院需要能缓解医患关系的医疗社工……很多领域都是社工范畴,这些岗位正是社会需要的,也能拓展社工就业渠道和上升通道。
“供需困境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工作的职业化滞后于专业化发展,社工的职业化水平远低于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士。因此,社会服务领域也需要供给侧改革。”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许芸认为,当前急需通过顶层设计、全盘规划和实施制度保障,明确在哪些社会服务领域需要设置社工岗位,制定岗位薪酬待遇标准等,还要加强“校-企-社”的沟通与合作,解决供需不畅的矛盾。
记者 权 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