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 » 公益事业 » 正文

全球公益:百姓忧乐大于天——株洲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启示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07  来源:株洲日报
核心提示:写在前面的话 四壁空空,家无什物。面容憔悴,目光怯弱。贫困,是这般情景。 “再也不能贫困下去了”,这是百姓的诉求和期盼,需

写在前面的话

四壁空空,家无什物。面容憔悴,目光怯弱。贫困,是这般情景。

“再也不能贫困下去了”,这是百姓的诉求和期盼,需要聆听和回应。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这是习总书记代表党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更是催征的号角。

三年多,两个贫困县将摘帽,16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减少贫困人口13.76万……数字从来都是枯燥的,数字背后是责任如山的使命,是舍我其谁的担当,是锱铢必较的认真,是咬定青山的追求。

2月底,走进乡村,采访贫困户。红瓦白墙的新房分布山间,是湘东大地最美丽的画面;眼神有光、面带微笑,这是新时代最生动的表情;“谢谢,谢谢”,这是贫困户最质朴的话语,最纯粹的敬意。

脱贫攻坚,注定是株洲人镌刻在2017年的深深烙印。

第一篇:初心

有一份使命:责任如山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要我们做”到“我们要做”、“我们要做好”的坚定选择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我市有炎陵、茶陵两个片区贫困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4万,贫困村166个。

印象中长株潭“富裕区”的株洲,贫困底子依然薄弱——“靠在墙根晒太阳,伸着手来要救济”,百姓有“等靠要”思想之疾;“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贫困村有发展不均衡之痛;“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贫困户有医疗等基本生活之难。

怎么办?这是对初心的叩问,这是对智慧的考量。

“必须以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全力推进,坚决完成。”市委书记毛腾飞发起了总攻令,全市打响了一场脱贫包围战、歼灭战、攻坚战。

非常之任务,须有非常之举措。市扶贫部门建立了“四个体系”。一是责任落实体系,市县乡村“四级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逐级递交责任状,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二是政策支撑体系,在全省率先推出“1+7+6”政策支撑体系,明确任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三是财政投入体系,共投入资金23.7亿元。四是队伍保障体系,充实扶贫力量。

市委、市政府领导铺开作战图,吹响集结号,派出驻村帮扶工作队519支、1559人,奔赴166个贫困村,背水一战。扶贫办、扶贫队、扶贫工作站,指挥部、村组一线、后勤支援等,俨然一个有序、有效的作战体系。

白天上门摸底子,晚上谈话洗脑子,辛辛苦苦找路子。2017年10月的一天傍晚,炎陵县下村乡坳头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王健康,又一次迎来了市政协副主席、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一起商讨这个高寒山村的稳定脱贫计划。他们说,脱贫攻坚战是“忠诚之战、民心之战、必胜之战”,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完成“军令状”。

【启示一】从嘉兴到延安,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一点一滴地丰富自己的初心、铭刻自己的初心,支撑他们不断前行的,是对历史和人民的使命与担当。脱贫攻坚,就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使命。只当官不干事、只揽权不担责、只出彩不出力,是与“初心”相悖、与“使命”相离。

第二篇:实干

有一份担当:舍我其谁

——“不破楼兰终不还”,从比辛苦指数到比辖区百姓的幸福指数

生活总是复杂斑驳的。

有诉求期盼。株洲县龙门镇李家村的李桂林,几年前父母相继患上重病,弟弟又因婚姻不顺受刺激出现精神障碍。妻子不堪重负,选择离婚出走。他独自扛起整个家,一时欲哭无泪。

有消极等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穷山恶水,道路不通,老天爷也没办法。这是炎陵县策源乡朝阳村很多村民的说法。

有质疑观望。“你是不是来走过场?”“你能给我多少钱?”来到株洲县朱亭镇的工作队员,走在村里有热情招呼的,也常常听到这样的问询。

行动是最好的回答。

“市领导包县、市直单位包村、城市各区结对重点县、22099名干部帮扶到户。”整齐的协奏,生动的合唱。

在炎陵县霞阳镇龙上村,吴细妹夫妻二人曾患麻风病,康复回村,居于偏僻深山处,长期与世隔绝。“只有不嫌弃、不放弃,才能走进他们心里。”帮扶干部张东风主动申请帮扶吴细妹一家,进屋喝茶、同桌吃饭,宣讲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易地搬迁措施,打开了他们的心扉。

扶贫女干部,撑起半边天。市红十字会扶贫干部田璐,把铺盖搬进村,跑项目、争资金,接通安全饮水,160户村民告别饮水难。村民齐刷刷竖大拇指:现在贫困户富了口袋,贫困村美了生态。

干字当头,奋斗为先,变了山水,变了人心。扶贫人把贫困户当亲人,贫困户把他们当家人。

【启示二】村民看干部,看个啥?看是“理论家”,还是“实干家”。“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说的就是要实干、苦干,要以“朝受命,夕饮冰”的使命感,以“昼无为,夜难寝”的紧迫感,对待要干的产业项目、乡村振兴等工作,干实事,见实效。如此,这座城市才有更美的前景,人民才有更好的生活。

第三篇:精准

有一种认真:锱铢必较

——“但愿苍生俱饱暖”,从“漫灌式”到“滴灌式”的工作方式转换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找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

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湖南,理所当然要让“精准扶贫”概念在脚下这块土地开出花,结出果。

“以前稀里糊涂地过日子,干了一年也不知道是赔是赚。现在驻村扶贫队员帮我们算清了账,干事这才有了底。”看着认定表上一行行数字的变化,贫困户刘欠平深有感触。

一家一户的小账本,牵动着政府的大账本。“精准施策,才有精准脱贫”,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智勇介绍,要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扶贫,处处都使力;产业帮扶、交通帮扶、文化帮扶,各施其策。

产业扶贫,“四跟四走”。直接帮扶、股份合作、委托帮扶、资产收益,产业催生的红利,总与百姓口袋相连,156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2.35万户8.17万人。

健康扶贫,“分类救治”。瞄准2132名可一次性治愈对象,整合资金,全力施治。“又能下地干活了”,救治对象袁知明感慨是“前世修来的福”。

一年增收4万元,有入股分红,有产业扶贫项目,有务工收入,有教育、医疗等政策减免,66岁的谭进行喜上眉梢。去年11月4日,他主动递交脱贫申请书。

对于扶贫工作管理,也是“眼里不容沙”。“每周一暗访,每周一通报”,暗访脚步遍及58个乡镇280个村,264个问题原汁原味被通报。对于作风不实、帮扶不力、问题整改不到位,踩住“急刹车”。

【启示三】脱贫攻坚的首战告捷充分证明,凡事都要讲求精准,只要真正做到精准,再大再难的事都将迎刃而解。把大事做细,把好事做精,积小胜为大胜。不抓小事,不做“绣花”功夫,只会大而化之、空喊口号,再好办的事情都将落空。

第四篇:创新

有一种追求:咬定青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从“重当前”到“永远在路上”的不懈努力

在攸县菜花坪镇高和社区,地是新的,苗是新的,虽未成林,却已生机勃勃。

“每天拿85块钱工资,兜里有了,心里不慌了。”66岁的尹雪妹放低铁锹,擦着额头上的汗,笑容挂在脸上。

产业兴了,村民腰包鼓了,基础设施强了……点滴变化,由量变推动质变。

一切改变,源自责任担当,源自方法创新。

众人划桨开大船。我市扶贫部门广泛发动社会参与,打一场脱贫攻坚的“全员战”。

我市创新社会扶贫“三个一”模式,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和推介,并获得全国“2017精准扶贫十佳典型经验”和“互联网+”社会扶贫卓越贡献奖。

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四包责任制”、率先构建“1+7+6”政策支撑体系、率先统一基础管理模块、率先实行考核“一票否决”、率先启动社会扶贫、率先建立产业扶贫投资基金……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炎陵、茶陵贫困县脱帽后,攸县、醴陵的未脱贫人口远多于茶陵县,部分非贫困村的未脱贫人口多于贫困村。脱贫户有可能返贫,贫困人口有可能新增,等等。

行百里路半九十。马不能歇,箭不能离。

【启示四】总结,不是结束。今天,我们总结成绩,是为了激励来者;我们总结经验,是为了照亮未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需要努力奋斗。脱贫攻坚自始至终、自上而下、由内而外,都呈现出奋斗的姿态、洋溢着拼搏精神。

    作者:颜青春 王军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公益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公益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
English  | 简体  | 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