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最后一天,一场慈善盛宴在北京九华山庄举行,来自全国的500多名企业家和爱心人士参加了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德源希望教育救助中心承办的索玛花之夜——2018慈善晚会。当晚通过书画作品拍卖的近百万元善款用于四川凉山州贫困地区的孩子的教育救助,而此次晚会的主办者之一,就是“以孝传家,以慈善为终身事业”的德源希望教育救助中心创办人蔡光胜。
生于河南,起步江汉,出彩西部,善行天下,这就是蔡光胜的人生轨迹。经营企业,把赚来的钱大把大把投向没有产出的慈善事业,这一发而不可收。他捐赠希望小学10所,款项达2000万元,并计划在全国所有的省份里都有他捐赠的学校,办企业他似乎顾此即彼,行善举他乐此不疲,慈善成了他的主业,这是一个成长中的企业家所为吗?
在每次捐赠的仪式上,他总会给学生送出16字:“热爱祖国,孝亲敬老,回报社会,保护环境。”然后,向学生躬身行礼,那份真诚和拜托,在他看来对于孩子们的资助并非对他们的施舍,孩子们接受的是使命和责任,他们是传承爱心的种子。他编织了一个后三十年的慈善实施计划,坚持每年在贫困地区建立一所高标准的希望小学,投资120万到200万之间,并且学校的采暖、照明、降温、养护费用等除国家补贴外的费用全部由基金负责,并承诺在七十岁时将个人全部财产捐给德源希望基金。
他说,做慈善不是捐钱那么简单,就像做企业也讲“产出”和“回报”,他的产出和回报是希望学生做一个对国家、社会、家庭有用的人。
2017年初春,一场雪后放晴的中原大地田畴泛绿,春光明媚。河南长垣县佘家镇郝家村的铭日希望小学活动场地,一群衣着蓝色校服的学生们正快乐地嬉戏玩乐。校园不大,但设施完备。通往两楼一底的教学楼甬道旁立起了3个高低不等的篮球架,学生可以根据不同身高选择投篮。午休时分,蔡光胜走进了校园,孩子们蜂拥围了上来。 “他是谁?” “蔡伯伯!” “这学校是谁建的?” “蔡伯伯!”
孩子们异口同声,既稚嫩又充满着情感。9年前,这所村小破旧不堪,大部分校舍是危房,已上了县“拆并”的榜单,也就是说,他曾就读的母校从此要从村子里消失,村里的孩子要到离镇5公里外的镇中心小学上学。他得到这一消息,从西北施工现场匆匆赶回老家。能不能留住这所村小,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有书读?他找到县教育局长,愿意拿出善款资助学校,局长被感动了。他先后出资80万元,新校舍建起了,民办老师的工资也有了着落。这是他捐赠出的第一所希望学校,他拒绝了村民以他的名字命名学校的好意,他用了企业的名字,即“铭日希望学校”。学校留住了,孩子们郎朗的读书声回荡在村里的田间地头。
2010年1月,他发起了德源希望基金,以“让爱循环起来!”为主题,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为慈善理念,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实施他的精准扶教的人生宏愿。
他捐赠的学校分布老少边穷。他没有名片,别人的名片是印在三指宽的方寸之间,而他把“名片”高置于贫困乡村的校舍门额之上。从河南长垣的铭日希望小学、潜江后湖农场德源希望小学,到山西省洪桐县万安镇德源希望小学,他已在河南、山西、湖北、重庆、吉林、广西等地捐资办学。从此,他的生活就和慈善、公益绑在了一起。“不仅要给孩子们一个读书的好环境,还要给孩子们一个读好书的环境。这样,孩子们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蔡光胜是一位从农村里走出来的现代企业家。幼时家贫,生活困苦,创业艰难,坎坎坷坷。成功后,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从民营企业家到慈善家,他把两者都经营得风生水起。他做保温、防腐、安全等实体,手下200多名员工中有三分之一来自油田协解下岗人员,公司虽冠以“湖北”二字,但公司所在地设在江汉油田。“在办慈善项目的地区,不办商业活动”这是他一贯秉承的行为守则,以使自己慈善行为更加纯洁。
德源希望基金成立后,他率先捐赠了200万元,同时发动亲朋好友献爱心、做捐赠,并且每年都将自己公司利润的5%注入基金,目前,他个人一年的捐赠就已超过435万元。“善为至宝一生用不尽,心做良田百世耕有余。”他办企业16年,做慈善近十个年头。
2014年1月8日,一场特别的婚礼如期在河南长垣县举行。494378元新婚礼金变成了资助希望小学代课教师、孤寡老人和帮助贫困学生的善款。蔡光胜和新婚儿子、儿媳的行善之举在当地被传为佳话。县长亲自为他们主婚,当地媒体称他们为“家族式善举”。
“光靠金钱,永远无法批量制造贵族。”蔡光胜立下誓言:“这辈子不做最大的企业了,而是做最有爱心的企业。”他开始放下名利的欲望,真心真意去帮助别人。也正是从这时候起,他开始完成从企业家到慈善家的蜕变。他宣布,从德源希望小学毕业的学生,贫困生初中和高中的学费基金全部承担,特困生的生活费基金也会承担。如果学生考上二类本科学校及以上,德源希望基金承担四年的学费;考上一类本科的,除承担学费外,还会另外发放2000块钱的奖学金。大学毕业后,如果有创业想法的,基金也会给他们提供创业基金。
“拉起你我他的手,就是爱立方;凝聚你我他的心,就是爱立方;献出你我他的爱,让世界变成天堂。”在重庆巫山白鹿希望小学落成典礼上,蔡光胜的一曲《爱立方》,让现场参加典礼的爱心人士和希望小学的师生们感动。一所所希望小学悄然地拔地而起,这些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学校,改善了至少2400个学生的学习条件。他还组织举办了大大小小数十场“让爱循环起来”大型公益演出活动,用艺术的形式把爱的种子播撒在人们的心里。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家和艺术人士受到感召,开始加入到慈善活动中来。
精神扶贫贯穿经济扶贫的始终,除了在物质上的持续捐助,蔡光胜更关注孩子们价值观的建立。蔡光胜一直强调“让爱循环下去”,那么这种“爱”到底是什么呢? 他说,“爱”就是爱国、孝老、环保、公益。在德源希望小学里,蔡光胜希望孩子们可以从小就接受道德教育,即他所言的“国学”。在德源希望小学的教学楼中,随处可见“出言吐语,勿忘有容乃大;行为举,切记恶小不为”等国学中经典古贤语录。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经过培训的志愿者们就会给孩子讲授国学教育的课程,播放关于爱国、孝老、环保、公益的影片,让孩子们从小就对正确的行为有所认知,教育他们回家给父母洗脚、不乱扔垃圾、做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事情;孩子升到初中、高中或者升入大学后,德源希望基金每年暑假会组织为期一周的“让爱循环起来”的爱心传递活动,通过三天的素质教育、四天的实践活动,加深学生们对素质的道德的认知。
蔡光胜认为,慈善并不是有钱人才能去做的事情,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就是最好的慈善。企业家能够让别人提供就业岗位,就算一毛钱都不捐,也已经是一种慈善,值得社会尊重;医生治病救人,以最少的成本让别人恢复,也是在做慈善。“有人会说,我都没捐过款,我也没有能力去影响别人,我的工作也一般,也谈不到慈善,我只是一个民工,那你出门吃饭的时候要个发票行不行?你能知道要个发票你也是慈善家,因为很多公共设施、惠民政策没有税收怎么来?你要懂得去索要发票,你就是慈善家。”在他眼里,慈善家并不是做了多少工作而值得尊重,值得尊重的是那颗善心。“我捐建的第一所小学就是在河南,第二所是在山西。我做慈善的理念是,一切都从家门口开始。如果每一个人都从家门口做起,那么就不存在不知道该往哪做慈善的问题了。”蔡光胜幽默地说。
蔡光胜是一位孝子。从2009年至今,蔡光胜给老父老母洗脚一事成了当地“孝道”的活教材。这个真实版的故事还上了“星光大道”节目,蔡光胜主演了那位孝子。“无论是在全国各地还是世界的哪里,我每隔半个月都会回老家一次给我的父母洗一次脚。无论再忙也不影响我回去。”蔡光胜对“每隔半个月的时间”是严格遵循的,他说:“有时实在太忙,会错开几天,比如提前三四天或者推后三四天,但时间不会相差太大,一个月两次是保证的。”他说给老父老母洗脚是一种享受,时间需要一个半小时,包括全身按摩、足底按摩。慈善的核心就是“爱”,不爱父母谈何兼爱天下?
2017年夏天,他带着一首新歌《忠孝两全》参加星光大道,他与同做慈善的山东音乐人任国华组成“忠孝组合”,获得周冠军。在现场接受主持人的采访时,他动情地说,忠孝是能两全的。花木兰为国尽了忠,不慕功名,回家尽孝。我参加星光大道,是借助这个平台,把做的说出来,把说的唱出来,这不是高调,这是传播,是弘扬。(岛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