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 » 公益事业 » 正文

全球公益:深入基层“治穷病” 健康扶贫惠民生 社会组织发挥优势积极参与脱贫攻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2-20  来源:慈善公益报
核心提示:一手牵政府,一手握群众,社会组织将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联通之间架设桥梁;是联系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帮扶资源与

    一手牵政府,一手握群众,社会组织将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联通之间架设桥梁;是联系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帮扶资源与农村贫困人口的重要纽带;是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前,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发布了《关于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明确了“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倡导志愿扶贫、其他扶贫行动”六大领域。

    《通知》提出,要支持社会组织针对贫困人口实施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小儿先心病治疗、妇女两癌筛查、优生优育、白内障治疗、失能失智老人照护等健康项目,帮助解决大病、地方病、慢性病等问题,做好疾病预防宣传、早发现、早治疗等工作。

    先心病儿童救助行动

    先天性心脏病是所有先天性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6‰至9‰,我国每年以约14万先心病儿童递增,地处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几乎是中、东部地区的两倍,而病情严重的孩子因家庭贫困无法接受手术救治,被病魔一个个夺去生命。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为了帮助藏区群众摆脱疾病,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中华慈善总会于2011年启动了“为了我们的孩子——千名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救助行动”(以下简称“救助行动”),旨在救助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

    截至2017年,“救助行动”的爱心医疗队已5次深入新疆戈壁,19次往返青藏高原,辗转于内蒙古、黑龙江、宁夏、广西、四川、云南、福建、甘肃、贵州、陕西等省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行程30万公里,对25万名少数民族儿童进行了筛查,已成功为2905名少数民族贫困家庭的先心病儿童免费实施了手术治疗,并已全部康复出院。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在我国边远的西部地区及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生活习惯限制、健康卫生知识缺乏与医疗水平低,广大妇女甚至连最基本的妇科筛查都无从享受,只能“有病慢慢扛,饱尝苦痛”。长此以往,不但影响自身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下一代健康。

    “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项目于2008年由首都医务专家在汶川地震废墟上倡议发起,近十年来,在该项目组委会的组织协调下,全国已有数万名医务工作者作为志愿者先后进入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四川等及革命老区作义务巡诊。

    “同心·共铸中国心”专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会长郎景告诉记者:“在当地,我们见到了许多渴望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的基层医生,为此我们成立了委员会,开展讲座,分发医学著作,希望可以提高当地医务工作者专业水平。”

    目前,“同心·共铸中国心”健康学院甘孜分院已在甘孜州人民医院挂牌成立,组委会组织了来自全国的多名专家作为学院讲师,在后期将持续参与基层医生培训、远程会诊等,为藏区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截至目前,“同心·共铸中国心”共组织了2万余人次志愿者,捐款捐物价值2亿多元,为受援地培训课程600多场次,培训人员上万人次,为受援地群众举办健康教育大讲堂600余场。

    社会组织为贫困地区提供医疗救助,通过提供医疗技术支持、卫生人才培训和紧缺设备援助等,帮助贫困地区提高医疗水平,改善服务设施是脱贫攻坚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一步。此外,《通知》还提出,要动员有条件的社会组织对贫困人口开展义诊、免费体检等公益活动。鼓励支持相关公益慈善组织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等形式,开展贫困人口重特大疾病专项救助。依托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向社会公众进行募捐,加大慈善医疗救助力度,精准对接特殊困难家庭,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鼓励非营利性民办医院对贫困人口开展一对一帮扶和义诊等活动。鼓励社会组织利用现有资源帮助群众、服务群众,帮助贫困群众顺利脱贫。(李 馨)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公益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公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