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慈善历史浓厚而悠久,近年来,随着民间慈善意识和力量的不断壮大发展,受惠困难群体日益增加,逐步形成了具有民间特色的优良慈善传统,为海口的慈善事业积淀了深厚的资源。特别是《慈善法》实施以来,极大地激活了海南省全民慈善,人人慈善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慈善事业提升文明素质
一直以来,海口市慈善总会把发展慈善事业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海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从思想指导、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等各方面积极推动,全力支持。在抢险救灾、弱势群体救助等方面,始终不忘初心,勇立潮头。伴随着《慈善法》的出台,海口市积极响应,开展“双创”活动,这种以慈善大爱为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遍及椰城的大街小巷,犹如一夜春风吹开了全城炫丽的鲜花。它冲击着椰城的每一个角落,洗刷着各种各样的陈规陋习,不断陶冶、纯洁着椰城每一个公民的灵魂,古老的慈善传统在现代都市的海口得到极大的展示和传承,满城的凡人善举,彰显和闪亮着海口殷厚的文明底蕴。
“从2008年‘5.12’汶川地震,到2010年全国五省出现干旱,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海南强降雨洪灾,四川雅安地震,2014年海南遭遇百年一遇的超强台风‘威马逊’的肆虐等自然灾害面前,海口市慈善总会带头开展抗灾赈灾活动,一批批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自发捐赠善款、捐献财物,海口市近10年来,社会各界前后共募集善款3.8亿多元,一件件义举、一点一滴的善行汇聚着海口人民的真情大爱,这些善款善物通过各级慈善机构,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灾区和灾民手中。”海口市慈善总会会长高锦全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
凡人善举彰显慈善能量
据记者了解,近两年来,海口的凡人善举如井喷般涌现,市民以自身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着正能量。
海口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为记者列举了海口市近年涌现出的种种“平凡善举”:“三年来风雨无阻背同学上下学的海口‘美德少年’王小虎、《新闻直播间》点赞“最美女医生”救助路上晕倒市民、《朝闻天下》报道和媒体点赞海口的“守坑叔”“守坑哥”,他们大雨中用身躯当标识告知行人和车辆绕行等等。”
海口的慈善公益活动从政府、社团组织转变为全民性的自发行动,慈善公益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慈善帮扶、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海口人的一种精神追求、生活时尚。
记者从海口市慈善总会获得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已注册的志愿者组织3203支,志愿者群体遍布社会的各个层面,从各级领导到下岗职工,从退休老人到在岗青年,从企业精英到普通工人,从大学教授到一般民众,从大学生到小学生,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已超过26万人。
开辟慈善事业广阔空间
《慈善法》的出台,让海口慈善事业步入法治化轨道。海口市慈善总会在社会各界的支持监督下,在组织架构、资金筹措、发展运作等方面,得到了规范化的运作与管理。
据了解,近几年来,海口市慈善总会共向社会筹集款物累计6.6千万元(赈灾活动中直接转市财政专户的善款不计在内),其中创始基金(也称发展基金)1.27千万元,物资折价730万元,在扶贫济困、助学、助教、安老、助孤、助残、赈灾等方面开展了28个救助项目“阳光扶老”“贫寒学子成才工程”“圆孤求学梦”“慈善拥军情·爱心进军营”等成为海口慈善品牌项目。
高锦全会长介绍说:“2014年9月,我会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组织奖’的荣誉。近两年,我会的工作范围和覆盖面不断扩大,慈善工作不断深化,除了传统的救助外,工作范围向生态、环保、文化领域延伸,积极响应国家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开展‘一张纸献爱心行动’‘衣旧不舍绿色行动’,以通过对废旧纸张、衣物的回收保护海口的城市环境,筹募慈善善款善物。”(泊伟 吴庆菊 蔡晓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