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依,一直是党和国家长期以来高度关注并不断投入力量的事情。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在我国老龄人群当中,有一部分不容忽视的群体,那就是农村孤寡和五保老人,作为弱势群众中的一份子,他们也一直是习总书记心中的牵挂。
各地纷纷探索新的思路,力求能最有效直接地找到符合当地情形的模式。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围绕农村养老问题,将慈善和养老相结合,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助老,探索出以政府保障、社会救助和村自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慈善幸福院”建设,帮助老人就地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农村养老创出了一条新路。
上下合力
全力谱写农村养老新篇章
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交通,而且设施完备,均设有医疗室、活动室,有的还有凉亭、荷花池和老人小菜园、茶果园......这是一幕在蕉城区溪池村和黄田村两所慈善幸福院的场景。工作人员说:“最近蕉城区慈善总会又为慈善幸福院张罗了健身器材,让老人进行一些健体活动。”院子里正在活动的老人,他们脸上都透着一种幸福的表情,他们在这里生活得非常舒服。
赤溪镇黄田村的村民主任黄陈宝说:“老人们能住在这样像宾馆一样的慈善幸福院里面很开心,慈善幸福院建成后,村里报名入住的老人就有40多名,还有邻村的老人也跑来报名,老人们表示幸福院的居住条件好,同时还可以不用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故土。”
让孤寡老人离家不离村,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有的乡镇曾经建有敬老院,但入住率并不高,“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致使很多距离较远的贫困老人不愿意离开邻居故里。而这次把慈善幸福院直接建在家门口,他们当然兴高采烈的搬新家了。
在省、市、区慈善总会与民政、脱贫等部门及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全区共建设12所慈善幸福院,占地总面积16123平方米,建筑总面积8791平方米,总投资约1560多万元,一共可入住350多人,能接受日间照料400多人。目前已有160多位贫困孤寡老人住进了慈善幸福院。溪池村和黄田村两所慈善幸福院更是在今年6月被福建省慈善总会授予“福建省慈善幸福院示范点”。
取得如此成果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慈善系统工作人员的努力,蕉城区慈善总会会长林挺生说:“慈善幸福院项目一开始就得到上级部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2013年在省慈善总会叶家松会长亲自关怀下,支持我区6个慈善幸福院的建设补助资金120万元,宁德市慈善总会也补助9万元资金,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世雄(时任区委书记)6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慈善幸福院建设工作,区委书记毛祚松(时任区长)对慈善幸福院的建设资金,给予全力支持。”
据悉,蕉城区委区政府把农村慈善幸福院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专门成立了以时任吴小斌副区长和陈秀莺常委先后为组长、区慈善总会林挺生会长为常务副组长的区慈善幸福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从2012年节省的三公经费中列支100万元作为项目配套资金。
内外兼修
精神物质双管齐下
蕉城区慈善幸福院项目实施以来,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住进幸福院的老人们脸上经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家围在一起下象棋,谈家常,共话邻里情,暖意融融,使老人们真正感到了慈善幸福院就是他们的福地。
据了解,目前,蕉城区第二批慈善幸福院建设工作正在持续进行,省慈善总会又支持了20多万元,区财政对新建的每所慈善幸福院给予补助10万元,继续鼓励农村慈善幸福院的进一步发展,区慈善总会对每一所农村慈善幸福院建设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每所幸福院都能“建得起、住得好、可持续”。
蕉城区慈善总会工作人员表示,为确保蕉城区农村慈善幸福院健康、持续运行,区财政每年给每所慈善幸福院配套专项服务管理经费5万-7万元,镇、村财政每年给予每所慈善幸福院3万-5万元补助,区慈善总会根据幸福院实际运营,视情每年给予2-3万元补助;区慈善总会和区工商联牵头,由区各商会(含异地商会)与农村慈善幸福院“一对一”结对帮助,给予资金、物质上的大力支持。
除了物质上的扶持,在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上,蕉城区慈善总会也是不遗余力。林挺生会长介绍到:“区总会各慈善志愿者队也与农村慈善幸福院‘一对一’结对服务,定期或不定期前往幸福院慰问,还制作多媒体收音机赠送给幸福院老人,收录了慈善公益歌曲和群众喜爱的闽剧、京剧等经典曲目。”
“最近溪池等村正在规划给慈善幸福院划地,用于种粮食、蔬菜,不仅可以丰富老人的生活,还能增加他们的额外收入,加强伙食,力求有钱养老,有地养院,为幸福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溪池村村主任说。
慈善幸福院的运行,是推进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步,是化解留守、独居等空巢老人养老难题的具体步骤,更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农村幸福院为载体,把敬老、养老、助老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人们的孝亲敬老意识普遍增强,尊老为德、敬老为善、爱老为美、助老为乐、慈善助人已成为时尚。(林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