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北方地区已经进入严寒季节,为切实做好今冬明春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民政部于11月3日下发《关于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从即日起至2018年3月15日(东北、西北地区延长至4月15日)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通知》要求各地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公益短信、官方微博等多种方式宣传“开放式救助”“临时避寒场所”、求助热线等寒冬救助措施,倡导社会公众劝导、引导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到救助站求助避寒。
全方位开展救助工作
11月9日,民政部召开了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会上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刘涛表示,今年的专项救助行动,除强调部门间协调配合外,还将组织开展街面集中救助行动。特别是要做好对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和其他行动不便人员的救助工作,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充分发挥环卫工人、公交出租司机、夜间安保人员的作用,鼓励他们做好发现报告、街面劝导和应急救助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增设流动救助点,设立临时避寒场所,方便流浪乞讨人员就近求助避寒。同时我们对救助管理机构也提出要求,24小时接受救助服务,加大身份甄别的力度,加强跨省联动寻亲工作。我们鼓励地方创新手段和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志愿服务、公益合作等方式,动员引导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参与街面劝导和站内救助服务。
春节前后要对救助和托养机构组织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督促各方面责任的落实,消除问题隐患,确保受助人员有饭吃、有衣穿,患病人员得到及时救助,切实发挥救助工作兜底保障作用,及时救助陷入困境、居无定所、流落街头的生活无着人员,帮助其解决燃眉之急,让他们在寒冬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寻亲平台助万余人返家
全国救助寻亲网平台自2016年1月开通以来,截至2017年11月7日,累计帮助13728名受助人员成功返家,目前这个平台上共有44273条寻亲公告。
今年上半年救助和托养机构整改过程中,将报请采集DNA率作为重点整改项目,要求把所有的滞留人员报请公安部门采集比对DNA,各地均有效落实了此项要求。
救助管理机构工作人员通过与其接触、交流,捕捉地名、人名、口音等关键信息,利用好受助人员的窗口期,从“蛛丝马迹”中协助受助人员寻找家庭。
民政部还和“宝贝回家”寻亲公益组织合作,调动数万名志愿者的力量,协助各地查询甄别受助人员身份信息;和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合作,宣传寻亲典型案例和全国救助寻亲网,引导家属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查找走失的家人;从2016年7月开始和“今日头条”开展“互联网+救助寻亲”合作,到今年10月25日,成功合作寻亲突破3000例,共通过今日头条发布寻亲信息14820条,寻亲成功率达20.2%。
刘涛强调,下一步,民政部将继续创新手段,拓宽渠道,多措并举做好寻亲工作。依托公安机关人口信息数据库、打拐DNA库等资源开展对滞留人员的身份核查。加大和今日头条公司的合作力度,推动合作规模进一步拓宽、深化。会同一些互联网公司研究探索人脸识别技术手段在救助寻亲领域的运用,进一步提高寻亲效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继续与有关媒体、公益组织开展合作,宣传寻亲典型案例,调动志愿者的力量,引导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救助寻亲工作。(王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