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10月31日电 题:“当代雷锋”杨士泉:让“公益之花”绚烂绽放
新华社记者 柳王敏、阳建
只送不卖的“雷锋超市”,免费开放的农家书屋,培养兴趣的“彩虹课堂”……过去十二年来,家住长沙市天心区暮云街道的杨士泉和他的小蜜蜂义工协会,组织公益慈善活动500余次,累计志愿服务超过10万小时,服务对象8000多人次,累计捐赠600多万元。这位获评“中国好人”荣誉称号的河南汉子,被长沙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当代雷锋”。
从“街头流浪汉”到“中国好人”
“1987年,14岁的我只身一人从河南来到长沙,没有手艺,没有工作,只能在街头流浪。”30年前的苦日子至今仍深深留在杨士泉的脑海里。他告诉记者,有一年春节,他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一位普通的农民收留他过了十余天。
年少时的苦难经历,受恩于人的温暖记忆,为杨士泉致力于公益事业埋下了种子。在外闯荡的他,做过煤矿工人、学徒、司机、业务员,最后成为一名企业主。
生活好起来之后,杨士泉决定为社会做点事。他计划从2005年开始,拿出200万元资金,坚持做十年公益。做公益,做什么?杨士泉所在的暮云街道以前属于农村,拆迁重建后逐步纳入城市管理,这里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成了杨士泉牵挂的对象。
“刚开始就是过年过节给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送钱、送物资,形式很简单。当时身边有人不理解,说我这个外地人就是为了出风头。”面对非议和误解,杨士泉坚持心中的那份执念,继续默默地参与公益活动,奉献爱心。
2014年,杨士泉带头成立了小蜜蜂义工协会,在开展多种志愿服务的同时,在爱心人士、企业和资助对象之间搭建平台,将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逐步扩大。2015年,杨士泉被中央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称号。
搭建多样化志愿服务平台
在爱心活动的逐步推进和发展中,杨士泉和小蜜蜂义工协会对公益活动形式的探索也逐渐多样,惠及更多人群。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文娱活动的需求逐渐增加。2006年开始,杨士泉专门请来舞蹈老师教大家跳广场舞,最多时有200多人参加,并定期举行汇演活动。
2009年,杨士泉出资兴办图书馆,小学生放学以后可以在这里免费读书,这座“农家书屋”现藏书已超过1.7万册。目前,书屋已经被长沙市图书馆分管,能够实现长沙市区、县图书资源共享。
与图书馆同步开业的还有只送不卖的“雷锋超市”——专门为困难户家庭免费赠送日常生活用品。从2009年至今,杨士泉已为这个超市投入130多万元。
招收留守儿童、残疾户困难户家庭子女、外来务工贫困户子女的“彩虹课堂”2012年兴办。学校老师、大学生等志愿者为小学生免费提供剪纸、音乐、户外拓展等兴趣爱好课程,至今已累计招收630余名儿童。
在长沙开展公益服务的同时,杨士泉还带领小蜜蜂义工协会到娄底市新化县奉家镇、怀化市靖州县平茶镇、邵阳市隆回县麻塘山乡等地区定点帮扶14所学校的贫困生。截至目前,共资助47名学生从小学读到大学,其中杨士泉个人资助了7名。
爱心感染他人投身公益
杨士泉的爱心举动激励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公益事业。目前已有近2000名志愿者参与到杨士泉的公益事业,其中固定志愿者400多名,小小志愿者(未成年人)170多名。
2015年,从小学开始就接受杨士泉资助的娄底市高一学生张庆娟发来短信,请杨士泉停止对她的资助,改为资助他们班因贫困而面临退学的班长。
“她在短信里跟我说,说班长家里出了事,比自己更需要帮助。”杨士泉被张庆娟的举动感动了,将这一情况发到社交媒体上,立刻引起十几位爱心人士的关注,纷纷伸出援手。
杨士泉的事迹在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相关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爱心人士逐渐参与到小蜜蜂义工协会的公益事业中来,资金来源渠道更加多样、更有保障。
为了保证协会运转的公益性,杨士泉规定,在面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助时,协会只负责搭建平台,让捐助者直接跟资助对象建立联系。
杨士泉告诉记者,自己能有今天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社会需要公益事业,希望更多的力量汇聚进来,让“公益之花”在更多地方绽放,让更多人得到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