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文山《诗话词说:我的开发历程》
刘绍本
张文山在这本书的自序中提及成书的缘起,是家中存有“一卷子”诗稿引起他的动笔念头,于是便在诗词的前头写了不少背景和故事原由的文字,构成了顺序进展的篇章。现在翻开书页,惹眼的还是从文到诗,在顺畅的行文前后,诗句成了“定场诗”和“赞曰”之类的点睛之笔。所以,不妨将其视为纪实性的散文,有识者称其“自传体的长篇小说”,恐是过分地读到模糊了的所涉及的人物故事。姓名只是一种身份的别称,那其实是个“障眼法”,隐去了社会上确实存在的一心想要“吃他”“喝他”,乃至“害他”的人渣式的真名,为仍存善良之心的人继续有脸存世开条生路罢了。这本书,除了“文诗交相辉应”的特征之外,在写作方法上还有一些独特之处值得关注:“谐笔写庄严”、“曲笔表艰难”、“正颜对欺骗”、“良知在人间”,具体事例,不妨大家在字里行间行走时会迎面碰上,不时相遇。
张文山这本《我的开发历程》,不仅使得读者放眼开去,遍览当今散文的发展态势。一位散文作家评论发现,如今散文创作确实分为两个受众的路子,一个是大众消费性的,一个是高端艺术性的,似乎都要对这段文字史负责。前者类型的散文作品接地气、入世情、进人心,因而含金量越来越高,真诚性和现场感越来越凸显。而后者类型的散文作品,被有些人成为“大文化散文”,往往纵论古今,叱咤天地,笔底裹风雷,甚至以高密度的知识轰炸震惊读者,这往往也带去了巨大的负面效应,那就是情感虚化做作,离普通读者日远,缺乏细节和断绝地气,尤其失去了真情之美和拨动受众心弦的力量。在文学砥砺前行的这些年里,散文文体颇有现实回归的情势,或谈亲情、乡情、友情,或说生活细微、自然风物、道德深处、灵感梦幻,进行边缘化叙事,往往更能入口入心,获得一种更加真实自然,有血有肉的亲近感和震撼力,张文山《我的开发历程》应时出版,不仅为关爱他的读者大众以亲力亲为的艺术报告,更以一座石山的变革换装文转型的大业留影造像。祝福张文山和他所钟爱的光禄山,锻造文心出彩,开发大业有成。
2017年10月27日重阳登高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