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较之有形遗产而言,如指间沙,稍有不慎,就会流失于指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保护其生命力。
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从“多彩”的角度出发,研究、考察中国文化,日前,“妈妈的记忆”主题展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展出。
据了解,贵州省丹寨县、安顺县及织金县是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在与外界长期隔绝的环境中,这里的居民逐渐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古老的蜡染技艺因此得以保留下来。按苗族习俗,所有的女性都有义务传承蜡染技艺,每位母亲都必须教会自己的女儿制作蜡染。所以苗族女性自幼便学习这一技艺,她们自己栽靛植棉、纺纱织布、画蜡挑秀、浸染剪裁,代代传承。
王阿板老师就是其中的一员。王阿板是贵州省丹寨县排调镇远景村人,也是“苗族蜡染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据了解,王阿板是著名蜡染艺术家“东方第一染”王阿勇的传人,在王阿勇去世后,王阿板深感肩负重任,决心将经典延续,传播得更远。
王阿板告诉记者:“婆婆常说我们苗族没有文字,我们要记什么,就会用蜡染画在衣服上,它代表着我们的故事。所以我要将我们的故事传承下来,带着它走出丹寨,让更多人知道。”
事实上,苗族蜡染在现今的历史条件下,已由原有意念标记转化为用做欣赏的审美形式,作为一种艺术元素进入了现代艺术生活。然而,如何够跨越时间,使传统展示出新的文化意义呢?如何秉承时俱进的态度、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法,去诠释、设计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产品?如何将传统融入现代人到生活,从而达到真正到“共享”?这些都是目前我们急需探讨到问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韦荣慧告诉记者:“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需从‘共享’开始。”
清华美院副教授王悦向《慈善公益报》记者介绍:“我们希望通过一些当代的语言来转译传统的东西,能让传统的东西有一个新的面貌,被年轻的消费者喜好,对接我们当代人的生活,这样非遗才能够真正地活化。”
“妈妈的记忆”主题展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让蜡染技艺从山里走进城市,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不仅是对宝贵非遗技艺活态传承的积极探索,更让民族美学大放异彩。”(李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