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是一个14岁的流浪未成年人,因父亲早逝,母亲患有精神疾病,自2012年起,无人照顾的小宇只能独自在外“流浪”。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日前,湖北省武汉市救助站和上海市救助站共同签订了共建城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联盟协议,并倡议全国各大中城市救助站积极加入,为流浪未成年人编织更加完善的城市救助保护网。小宇成为该联盟首名受助者。
像小宇这样的未成年流浪者并不是个例,为了保护未成年流浪者的人身安全,帮助其重返家乡、回到校园,各地纷纷展开行动,提高保护力度。
为切实保障流浪未成年人基本生存权利,甘肃省兰州市救助管理站主动出击,分类施救,实行人性化、亲情化服务,为流浪未成年人提供食宿、医疗、通讯、护送等多种形式的救助服务,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救助管理工作。
据了解,兰州市救助管理站建立了24小时巡查制度,上街实施现场劝导救助服务,对城区繁华街道流浪乞讨人员易于聚集区实行24小时巡查,对群众打进的求助电话及时处置并做好反馈,充分体现对流浪未成年人的关爱之情。兰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在巡查劝导过程中,我们对流浪未成年人采取强制救助措施,做到‘应救尽救,尽快救助’,对流浪未成年人中危重病人和身体不适者,遵循‘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第一时间送定点医院救治,对厌学逃学、离家出走的流浪未成年人,先进行卓有成效的思想教育,再联系其亲属或家人接回。”
据介绍,该站不但对救助后的流浪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同时还强化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等。“针对流浪儿童的特殊生活经历,市救助管理站积极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其学会心理保健,培养其良好心理素质。注重行为纠偏,主要开展以普法活动让每位流浪未成年人不断提高和增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
《慈善公益报》记者自江苏省连云港市民政局获悉,在关爱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工作中,该市民政局通过开通免费DNA信息比对绿色通道、共建网络传媒寻亲平台、成立站内照料中心实施一对一精准寻亲等途径,助力流浪未成年人成功寻亲。
据了解,该市民政局与市刑警支队密切合作,建立起流浪乞讨人员身份快速查询、DNA信息比对绿色通道。率先在全省牵头完成了5家救助管理站,并对滞留在站的213名托养无名流浪乞讨人员和流浪精神病人展开DNA数据免费采集工作,其中未成年人89名。通过信息比对,患有智障的女孩郭芹民成功地找到家人实现团聚,这是在全省首家启动、首家实现DAN数据比对成功。
此外,该市还成立照料中心,进行一对一精准寻亲。连云港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在站内成立了流浪智障者照料中心,对有希望找到家人的智障者提供康复训练、心理疏导和一对一的寻亲服务。工作人员通过与受助人员朝夕相处,方便寻找出有价值的线索,提高了寻亲找家的成功率。”
据了解,2016年以来,该市救助管理站先后帮助118名流浪未成年人踏上了与亲人团聚的回家路。(李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