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越大地,物华天宝,桑梓情浓。福建向来便有扶贫互助、扶危济难的优良传统与流芳史册的德善人物,从古时的郑芝龙、林清、施纶到近现代的陈嘉庚、胡文虎、李清泉;从清代的义仓、义塾到现代的基金会、慈善会,福建慈善以闽商为主导,传承与播撒着中华传统美德,为中国慈善事业开启了一派清新浩瀚的潮流与气象。
白驹过隙,岁月如梭,福建慈善事业新的起步始于本世纪初年。作为福建慈善事业的引领者与实践者,福建省慈善总会在践行《慈善法》、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慈善法》正式实施1周年及福建省慈善总会成立15年之际,《慈善公益报》记者对福建慈善的“掌门人”、福建省慈善总会会长叶家松进行了专访。
《慈善法》对慈善业界的影响
叶家松会长首先谈到了《慈善法》对中国慈善业界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他说:“《慈善法》使人们的慈善观念与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中国自古便有悠久深厚的慈善传统,其中不仅有官办慈善、民间慈善,也有宗教慈善,形成了中华民族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文化基因。只是出于历史的局限性,我们长期沿袭着扶贫济困、临灾救险的‘小慈善’思维。自从《慈善法》实施之后,开启了向‘大慈善’模式的转变,慈善的视野更加开阔,范围更加广泛,慈善服务的对象与方式也更加多样。比如之前,我们一直在做旨在扶助家庭困难学生的助学项目,但从去年开始,转变为既帮助困难学生,又帮助老少边岛地区的学校建立与更新教学设施,提高办学条件,使更多学生受益。”
以往,福建省慈善总会一直开展帮助贫困地区解决水、电、路等助农项目,从去年开始转为精准扶贫,将慈善工作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福建省慈善总会每年筹募1000万元资金,有针对性地帮助10个贫困村脱贫,合同一定3年,确保了精准扶贫措施的持续性。
叶家松会长说:“《慈善法》使慈善组织的自我约束能力有了质的增强。在《慈善法》实施前,福建省慈善总会也在进行信息公开,但多少带有被动性质,且公布的内容具有选择性。《慈善法》对慈善信息公开作出规定,从而提升了工作的自觉性及责任意识。我们不仅主动向福建省民政厅进行汇报,报备慈善信息,而且通过官网公布信息,有效接受社会及公众的监督。”
叶家松会长认为,自《慈善法》实施后,募集慈善款物的渠道及方式变得更加多样、有效。他说:“以往,人们常把目光盯在少数有实力的企业家身上,习惯于搞‘富人慈善’。《慈善法》实施后,自然人与法人参与社会慈善的热情空前高涨,许多企业纷纷向慈善组织捐款捐物,主动洽谈合作项目。慈善的社会化使‘人人皆可慈善’的目标成为可能。”
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当谈到慈善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时,叶家松会长说:“我国步入现代慈善的历史毕竟短暂,因此遇到困难与问题在所难免。就福建省慈善总会而言,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慈善文化的宣传手段及经验尚存不足。比如慈善总会在福州、漳州等地开展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效果并不显著。二是缺乏专业经营人才。随着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现代慈善管理越来越呈现出专门化、专业化趋势,因此需要更多专业人才。而现在的慈善工作者多是退休者加志愿者,很难适应现代慈善的发展需要。比如网络募捐和慈善信托,作为现代慈善的必要手段,由于缺乏相应人才,开展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三是慈善服务队伍有待加强。慈善服务是现代慈善的基础,因此对服务团队的素质及能力要求更高,实效评估更加细致。由于社会上需要服务的困难群体很多,使现有组织及团队常表现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叶家松会长认为:这些都是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总体思路就是要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慈善法》,在实施《慈善法》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勇于探索实践。
解决问题的“三步棋”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叶家松会长也谈到了与之相应的三个解决办法:一是“补短板”。针对宣传手段不足的短板,福建省慈善总会日前已同福建电视台《法制》栏目签订了合作协议,邀请新华网福建频道的资深记者作为福建省慈善总会监事会的成员,利用主流媒体的经验及渠道,合力破解“讲好故事找对人”的难题。即找准与时代的交汇点、与百姓的共鸣点、与典型的结合点,充分发挥慈善文化的导向作用。此外,福建省慈善总会还将利用《慈善法》实施一周年的机遇,同福建省民政厅、省广播电视集团合作,共同举办“《慈善法》电视知识竞赛”。针对匮乏专业人才的短板,福建省慈善总会已同“海峡社会组织研究院”合作,借助其技术力量建立健全福建省慈善信息平台与网络募捐平台,进一步推进网络募捐。同时,福建省慈善总会还计划向社会招募金融管理及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推动慈善信托业务的开展。
二是“树典型”。福建省慈善总会成立15年来,全省上下涌现了无数慈善典型。为此,福建省慈善总会计划推出“三个十”系列活动,即宣传十个慈善企业、十个慈善家、十个慈善教育示范基地。以此为载体,努力营造人人皆可慈善的社会氛围。
三是“强品牌”。目前,福建省慈善总会已计划开展“‘心动八闽’贫困家庭先心病患儿救助项目”,并力图将其做大做强。该项目是福建省慈善总会与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的合作项目,在为第一批200名困难家庭患儿进行手术之后,还将同香港嘉里郭氏基金会合作,将项目延展至术前筛查、手术、术后回访三个部分,使之成为福建慈善一个全新品牌项目。通过她的样板效应,引领福建慈善产生更多新的项目及品牌,为福建慈善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增添新的活力。
流年可念,未来可期。叶家松会长表示:“《慈善法》的实施使中国慈善走向了现代化、多元化,促进了‘大慈善’概念的形成。今后将会有更多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新格局的诞生。这对我们这些中国慈善的从业者来说,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个机遇。”(钟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