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 » 公益要闻 » 正文

辽宁鞍山:他们用爱心和汗水 铸成城市一张文明名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15
核心提示:鞍山:他们用爱心和汗水 铸成城市一张文明名片

       城市街头,有他们忙碌疏导交通的身影;公园山间,有他们弯腰拾捡垃圾的画面;敬老院,是他们常去的“度假”之地;岫岩遇灾,受灾严重地区他们更是争先前往……当人们都在休息时,他们却为了城市和需要帮助的人奉献了自己的假期,他们来自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年龄,但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义工。

      鞍山是一座洋溢着爱心的城市,如今注册义工已经达到12万,义工的规模和活动如今在省内排在前列。昨日,鞍山慈善总会义工部部长杨萍介绍,鞍山目前注册义工采取三级管理的方式,一级管理是对郭明义、冯志国、郑安宏等爱心团队直接管理,二级管理是对郭明义、冯志国、郑安宏等爱心团队下属分队进行管理,三级管理是分队对志愿者进行管理。鞍山慈善总会对义工的活动十分支持,在政策和服务上帮助义工,使义工奉献的时候很暖心。

       在郭明义、冯志国、郑安宏、林景斌等爱心人士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义工的队伍,义工队伍正在发展壮大,已经超过了大连,成为辽宁省义工发展最好的城市。补充了新鲜血液的鞍山慈善事业,呈现出形式多样、覆盖全市、“四季有歌唱”的发展新格局。

义工的飞速发展离不开领头人,杨萍部长介绍,现在鞍山一些团队的队长已经是专职的义工,每年奉献的工时超过2000小时,他们组织策划活动,帮助有困难的群体。

         义工档案

     大雨后他成为灾区探路者

       刘玉高,“好运一家人义工团队”队长,岫岩人,8月4日大雨那日,他就在岫岩。当日凌晨5点多,他发现安置点一位70多岁的老人不见了,急忙带着绳子和抢险人员一同寻找,终于找到老人,当时水已经快到胸部。老人拉着绳子往回走时,脚下一滑,多亏刘玉高一把拉住。刘玉高一直将老人送到安全区域。

       岫岩大雨后,不少爱心人士想为灾区献一份爱心,但苦于对当地受灾情况和百姓的需求不了解,为此,刘玉高开始四处奔走。龙潭镇、前营子镇、石灰窑镇,这三个受灾最为严重乡镇的12个村,被他走个遍,特别是在大雨刚停,路还没有通时,为了第一时间把灾区的情况和灾区百姓的需求传递出来,刘玉高每天都要趟着水徒步走上四五公里。

9日,他联系义工团队,为龙潭镇受灾群众送上共10000多元的善款和物资,而在几天前,他又联系爱心团队,为灾区送去16000多元的蔬菜。自灾情发生后,刘玉高不断帮助灾区联系公益团队和组织,累计援助资金已经约30万元。

        刘玉高走访时也没有闲着,帮着灾区百姓打扫被泥水冲洗过的房屋。下一步,他还准备联系团队的义工,一起到灾区的敬老院、学校、村民家里,帮助灾区百姓重建家园。

        如今,刘玉高加入义工的大家庭已经3年多了,几乎每个星期,团队都会到鞍山的敬老院,帮老人剪头、理发,抬行动不便的老人出门晒太阳,一做就是几个小时,而作为平时住在岫岩的刘玉高,则要早晨天刚亮就出门赶往鞍山,一直到晚上才能回到家。“我是真心地喜欢和这些老人在一起,这么多年也有了感情,我也是发自内心地喜欢义工的工作,因为这能收获很多其他工作所体会不到的快乐。”刘玉高说。

                      10多年,他从被误解到获支持

       说起义工这两个字,已经做了近20年义工的孙宝江有着一份旁人难以体会的感受。

从一开始被别人说成“有病”,到逐渐被大家理解,再到如今身边的居民被感动,加入到爱心团队,和他一起做义工,这些年孙宝江经历了许多酸甜苦辣。

孙宝江是铁西区繁荣街道虹桥社区居民,在鞍钢矿渣开发公司工作。刚入住小区时,孙宝江每天早上拎着扫把,清扫楼道和楼前的卫生,周末休息,就到小区的花园栽花除草。

起初,有的居民认为他“有病”,在背后说他“作秀”,家人也对此不理解,面对这些,宝江微笑回答大家:“说的多不如干得多,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我先干,我打样儿,让你们看看我到底行不行。”

       2009年,在当代雷锋郭明义先进事迹感召下,他成立郭明义爱心团队虹桥社区孙宝江分队。从此,孙宝江更忙了,他的忙碌,换来的不仅是小区的洁净,同时也换来越来越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几年来,社区居民只要有困难就找宝江,他长年照顾社区孤寡老人,尤其节假日,他更顾不上和家人团聚,心里总想需要帮助的那些老年人,每天坚持义务清扫“宝江爱心家园”,维护园内设施,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跟着郭明义学雷锋不是一句口号,孙宝江带领团队成员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从最初“爱心一条街”开始,团队开展了火车站“送温暖、献爱心”捐助困难学生、残疾儿童、爱心大白菜、大病救助、抢险救灾等一系列公益活动,捐款捐物一年内二十余万。

       8月4日台风过境,岫岩成为辽宁省内降雨量最大的地域之一,过量的雨水导致洪灾发生。孙宝江和团队志愿者前往岫岩哨子河镇、蓝旗镇石岭村慰问那里受灾的村民,带去了善款和家乡人浓浓的爱心。

      在他这支爱心义工队里,绝大多数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平时他们如火一般聚在一起,以公益劳动的方式奉献社会。

            退休后的他比以前更忙碌

      说起冯志国,相信每个鞍山人都不会陌生,在任职交警工作时,冯志国就经常从事公益事业,如今,退休了按理应该清闲许多,可闲不住的他却更忙碌了。

最近几个月,每天上午8点左右,冯志国就会带着爱心团队的义工来到中心医院“报到”,他做的还是自己最擅长的——疏导交通。

        “中心医院是鞍山的一张名片,因为每天进出的车辆特别多,也容易拥堵,我们志愿者每天来这里,义务疏导交通秩序,引导文明出行。”冯志国介绍,团队每天都会有8名志愿者,在中心医院义务疏导交通,同时,有行动不便的老人来看病,志愿者帮忙搀扶、推轮椅,有的人不认识路,志愿者带着去挂号,甚至有人在楼内抽烟,志愿者都会上前劝一劝……

      此外,冯志国还带着爱心团队的义工经常看望孤寡老人,捐资助学。特别是作为癌症患者的“爱心大使”,他与上百名患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患者过生日,为贫困患者捐款,为临终患者送行,他带着团队的义工用爱心咏唱的歌声鼓舞生命的支持,让临终者在最后的时刻感受到人间最美好的情感。

       在冯志国的爱心团队,还有很多人和他一样都已经退休,但退休后的他们,却比以前更加忙碌,他们把原本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奉献给城市,奉献给需要帮助的人。“现在退休,有了更多时间去从事公益活动,虽然忙碌,但很充实,也很快乐。”冯志国说。

               立山志愿服务别具特色惠及民生

        立山区志愿服务协会成立于2014年7月8日,截至2016年底在册志愿者近5万人,协会分为4级管理体系,立山志愿服务协会下设志愿服务分会,志愿服务站,志愿服务分队。

3年来,立山区志愿服务协会,无论是志愿服务的内容,还是志愿服务的数量和规模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服务范围涵盖了生态环保、抢险救灾、助残敬老、平安行动等多个领域,并涌现出了多支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

       成立于2016年3月的新兴社区梦之圆志愿服务分队就是其中一支别具特色的服务队伍。据队长李丹丹介绍,社区成立分队目的是把各类志愿者凝聚起来发挥个人的特点,下设便民利民、文体宣传、助残养老、清洁保绿、治安巡逻五个小组为社区居民提供各项服务。近期的创城活动中,志愿者们就发挥了积极作用,文体宣传组中的合唱团和舞蹈队都在市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通过各类文艺活动把长期宅在家中的居民凝聚起来,参与到各类社会活动中来。“今后,我们将继往开来、不忘初心,为居民为城市做出更多贡献。”

      北方晨报、印象鞍山记者李军 崔治 金梁 姜帆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公益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公益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
English  | 简体  | 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