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76岁的胡贤均,是重庆市合川区小沔镇道角村的一位普通农民。只有小学文化的他,从小就喜欢听评书、看小说,年轻时喜欢演戏,从1967年开始在乡下以说评书方式义务为老百姓讲故事,至今已整整讲了五十年。在讲故事的同时,还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由于他讲的故事内容非常接地气,表演的方式符合老百姓的口味,五十年来义务讲故事6000余场次,受众超160万人次,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大家都称他“乡村故事大王”。
老百姓喜爱的“乡村故事大王”
5月22日上午,笔者去到合川区小沔镇道角村1社的纸厂院子。这里是“乡村故事大王”胡贤均的家。
刚到院子门口,就听到一个圆润而洪亮的声音在讲:“农村人也要爱干净、讲文明,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不乱倒垃圾,环境卫生搞好了,人家的姑娘就会喜欢,娃儿找老婆就没有那么着难了。”
原来,76岁的胡贤均正在自家的堂屋里给几个村民宣讲《合川文明12条》。邻居唐光德老人说,只要大家一有空,都爱到“乡村故事大王”胡贤均家坐一坐,只要有人提出讲一讲故事,他就十分乐意讲,除了讲老百姓喜欢听的《岳家将》《武松打虎》《英雄江姐》《抗日英雄李向阳》《少年英雄刘文学》等英雄故事外,还给老百姓讲党和政府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
笔者在现场发现,胡贤均讲故事,戴的是一顶老式军帽,穿的是一身农民衣服和一双旧胶鞋,讲故事的口气也充满了泥土味。宣讲完《合川文明12条》后,胡贤均又给现场的村民讲了小沔镇九旬老人张林成义务护路30年的感人故事。邻居唐光德说,胡贤均给大家讲了五十年故事,不光给大家带来了快乐,同时还向大家宣传了政策,让大家了解了国家的法律法规,胡贤均是老百姓喜爱的“乡村故事大王”。
受众达160万人次的“乡村故事大王”
据胡贤均介绍,他从小喜欢听评书、看小说,年轻时喜欢戏剧表演,经常演黄世仁、南霸天等“坏人”,大家都说他演个“坏人”,像个“坏人”。随着社会的发展,戏剧表演因形式单一让观众渐渐产生视觉厌倦,他演的“坏人”形象也渐渐失去吸引力。
1967年,胡贤均在原合川县小沔区道角公社(今合川区小沔镇道角村)境内的高坑电站建设工地参加劳动。工作之余,一位来自合川文化馆的评书艺人给大家讲故事,居然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于是,便突然发现以说评书的方式讲故事,既可以刻画生动的场面,又可渲染人物和故事情节,不仅受群众欢迎,而且对场地要求也不高,既可搭台正正般般讲,也可不搭台随意找个地方讲。就这样,胡贤均便以说评书方式讲故事。
进入上个世纪八十年,农村土地联产承包到户,包括胡贤均在内的农民可自由支配劳动时间,只要村里有什么事,学校要开展什么活动,都要请胡贤均去讲故事。村民雷世才说:“听胡贤均说评书讲故事很过瘾,他把抗日英雄李向阳讲得活灵活现的,他是名副其实的‘乡村故事大王’。”
随着名气的不断提升,许多机关、学校纷纷请他出山讲故事。从1967年开始,胡贤均在重庆、四川等地平均每年说评书、讲故事120场以上,至今已达6000多场次,受众超过160万人次,其代表作有《岳家将》《武松打虎》《英雄江姐》《抗日英雄李向阳》《少年英雄刘文学》《宝贝儿子》《义务护路30年——张林成》《未成年道德建设》《碧血丹心—芦振龙》等100多个故事作品。
心系群众的“乡村故事大王”
随着时间的流逝,胡贤均的3个儿子均长大成人,在外安家落户,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3个儿子多次要求父母和他们一起生活,享受天伦之乐,而胡贤均硬是不同意,因为他离不开他的听众与“粉丝”,他的听众与“粉丝”也离不开他,他宁愿住在乡下,随时为父老乡亲说评书、讲故事。
“你莫看我今年76岁了,但只要有人请我胡贤均说评书、讲故事,我就感觉年轻了许多,再远我都乐意去讲。”胡贤均告诉笔者,说评书、讲故事、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也相当于给自己积德,不管年纪有多大,不管路途有多远,不管天晴还是落雨,他都要去讲。
当笔者问及他为何如此喜爱说评书、讲故事时,他却这样回答说:“这是我的爱好,看见那么多人通过听我讲故事受到启发和教育,我心里就非常高兴。”
胡贤均50年如一日为基层群众说评书、讲故事,致力于真、善、美的传播与弘扬,致力于宣讲党和政府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他用自己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表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听众,也诠释着“乡村故事大王”最美的内涵。因此,他也先后荣获“重庆市第二批优秀基层理论宣讲员”“重庆最美法律志愿者”“合川农民故事家”“2016年度最美合川人”等诸多荣誉称号。
(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