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 » 公益事业 » 正文

全球公益:照顾失能老人亟须专业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4-14  来源:慈善公益报
核心提示:2017年04月14日 09:03:58来源:慈善公益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失能、半失能老人逐渐增多,如何更科学、更专业的照
2017年04月14日 09:03:58 来源: 慈善公益报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失能、半失能老人逐渐增多,如何更科学、更专业的照顾老人成为当下的热门课题。

    张爷爷是一位80岁的老人,因儿女不在身边,平时家里只有他与老伴两个人。今年1月,张爷爷在买菜的路上不慎摔倒,为了不让儿女担心,他没有选择去医院检查,而是悄悄回到家。然而两天后,张爷爷再一次摔倒在地,伴随而来的,还有语言不清、反应迟缓等一系列症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张爷爷与老伴这才给儿女打了电话,并住院治疗。

    经医生诊断,张爷爷患的是脑梗塞,在经过10天的观察期后,他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但依然无法恢复正常的生活,甚至吃饭、如厕等生活自理能力也出现了问题。面对这一现象,张爷爷的3个孩子决定进行“轮班”照看,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然而,真正实施起来,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

    张爷爷的孩子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虽然家里人都很想照顾好老人,也查了很多资料,但是因为经验不足等原因,还是产生了非常大的困难,他说:“现在老人没有大小便的控制能力,为了不让老人尿床,经常一夜起来六七次查看、询问。刚开始几天还行,可是时间长了,一整晚的熬夜别说我们受不了,对老人自己也是一种折磨,没有几天血压又高了。可是如果不叫起来去厕所,他心里又受不了,白天发现自己尿床就开始哭,情绪起伏很大,我们非常担心,又不知道该怎么做。”

    记者来到张爷爷家中,看到在老人床尾摆放着成人尿不湿等物品,床头柜上摆满了各类药物,老人的家人告诉记者,因为大家都需要工作,只能每个人请一段时间假来家里照顾,可是老人现在生活起居各方面都离不开人,除了做饭、换尿不湿、定时喂药等,还要早中晚记录血压值,大家都是“手忙脚乱”,老人自己也非常疲惫。

    像张爷爷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曾共同发布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有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18.3%。无数家庭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老人不愿意住在疗养院、没有经济能力聘请专业保姆、自己照顾不科学。在如此巨大的基数下,在种种矛盾的背后,如何能更专业、科学的照顾老人,成了现下的当务之急。

    国务院曾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鼓励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产业。政府应制定更优惠的措施,引导社会资本举办此类养老机构。在社区、农村全面开展家庭医生服务,提供家庭病床服务,把医疗服务延伸到居民家里。同时,为了给老人一个更健康、更舒适的康复环境,各地社会组织也开办了“失能老人培训课程”,为有失能老人的家庭培训护理知识,帮助家属更好地照顾老人。

    日前,《慈善公益报》记者来到北京市西城区白云路西里汽北社区,参加了鹤童老人护理职业培训学校“对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者技术示范指导项目”,听了一节生动实用的护理课程。

    护理专家走进社区失能老人家中,从康复常识、急救知识,到作息规律、膳食安排,甚至细小到一个搀扶起身的动作,进行专业指导。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失能老人培训课程”主要是要让家属们掌握基础生活照护技术,“比如怎样安全地将卧床老人移动到轮椅上,如何安全如厕,如何为偏瘫老人进行床上擦浴。除此之外还教授一定的医疗护理技能,比如怎样给老人进行口腔护理,如何预防压疮,如何正确使用康复器材等。让失能、半失能老人有一个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每个人都会变老,每个家庭都有老人,如何让失能老人的晚年过得更加有尊严、如何更科学地照顾老人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在“医养结合”被广泛重视的今天,照顾失能老人,需要更加专业化。

    记者 李 馨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公益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公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