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益:(163)纪念大画家抚顺庄先军
一、今天我拄着双拐与筹备上海雷锋馆的顾曙红老师、刘秀娟老师在老闵行相聚,知得画家刘秀娟老师的师傅大画家庄先军于2016年10月24日病故,因为我参与过大画家庄先军的三次上海画展公益志愿者活动,故要写文章纪念。
记得2009年5月、6月、7月我作为学雷锋公益志愿者参与策划了文化公益项目东北著名书画家庄先军的书画展在“上海文庙、上海玉佛寺”二处展出活动。
我的日志记入2009年5月28日至6月15.日庄先军画展在上海文庙展出。2009年7月2日,抚顺82岁的老画家庄先军的画展在上海玉佛寺开展,出席开幕仪式的有原中宣部的领导、中国佛协会领导等,上海市相关领导、辽宁省相关领导。9月28日孔子诞辰2660年,庄先军禅画国际研讨会在上海文庙召开。
大画家庄先军第三次上海画展是2010年10月23日,在弘一法师诞辰130周年,在玉佛寺举办,这次83岁庄老带病到上海,我见到了日日盼望的大画家庄先军导师,我们有短暂的交流,我介绍自己是丁游侠,是学雷锋公益志愿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学派的创始人,就是像孔子、玄奘、徐霞客那样肩负着,传承时代文化的重任,但不是所有的人都理解和支持我的创举,庄老接过话题,亲切的告诉我:我支持你,我支持你,我支持你,庄老这三句话一直温暖着我,鼓励着我。。。。。。
我曾经拿着庄老的画册,请教我的导师——上海浦江民族书画院法人院长、(台湾)中国书画院首席院长、美国世界名人文化研究中心创始人、美国世界名人科学院创始人朱光明(南山)鉴定和点评,南山导师告诉我,老庄的画是好画上品,是写意的,但识货的人不多,知音难觅。。。。。。
我的日志还记着,特别鸣谢:庄先军书画公益展项目参与合作伙伴,著名策划专家、《市长杂志》副总吴信忠教授、顾曙红女士、刘秀娟女士、刘忠诚先生、庄蕊华小姐等关心支持和相助。
特别鸣谢:上海市收藏协会、上海文广集团、上海黄浦区人民政府、上海文庙管理处等单位在文庙展出期间给予的关心支持和相助。
特别鸣谢:上海东北经济文化促进会、上海玉佛寺、上海市收藏协会、上海文庙管理处、上海荣宝斋、《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电视台》在玉佛寺展出期间的关心支持和相助。
特别鸣谢: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陈元麟先生、上海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中宣部原副部长龚沁翰,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协会会长、玉佛寺方丈觉醒大和尚和慧觉大和尚,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禹鹏。
上海市委原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上海东促会会长孙贵璋,南京军区空军原参谋长齐路通少将,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王继英中将,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杨玉书中将,沈阳军区空军原副司令员江震中将,著名道教学者王振川教授,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自行车探险家、中国环球自行车队队长龚成申先生等朋友和前辈的对书画展的关怀和支持。
二、大画家庄先军简介(1928—2016.10.24):网络下载文章:
禅林墨戏 自在通神——老庄禅画艺术研究。
(一)、禅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是中国禅宗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修禅者用笔墨表达禅意,谱写心灵声息,从而开创出唐宋以来中国绘画新的纪元。在宋代禅画即以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而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更是通过他的简远笔墨,将儒、释、道、并融的本土禅画推向了无可质疑的艺术顶峰。直至今天,每个禅画家都在有限无限的时空中,无时无刻的搜索着如何尽善尽美表达并开启禅理的方便法门。
那么究竟何谓禅画?有人说:“禅画是无象而有象衬托‘道象’而来”。其艺术特征概括为:从佛教禅的思想作实践印证的手法,通过禅画表现自己悟证的境界;以简约笔法随心恣意,写出胸中丘壑,寥寥几笔,一点一划,无不 体现心灵印证;机锋转语,不拘常规便可写出悟道境界;画中有禅,禅中有画,诗与画合,心画活画。如此说来,禅画在笔简意足,意境空阔,清脱纯净,禅融于艺,艺通道乎,道与艺合,道艺相生的笔墨开示中,才会体现出无限的简约自由和卓而不鲜的禅境风骨。其基于儒,染于禅,归于道,空而不虚,寂而不灭,简而能远,淡而有味,高古脱尘,亦是中国画家所追求的最高禅画境界。
当代禅画大师老庄,在他的《五百罗汉画像》“自序”中写道:胡助《纯白斋文稿》言:“禅老挥毫真善幻,先风吹得梦魂醒”。一经行入三般境界——戒、定、慧,自然“冥会混茫,神与迹化,游戏点划,独乐其中”。维摩经曰:“能者为之,于我无难,独如戏也。”正因如此,老庄禅画所展现的道艺相生的表象于心灵活用时,籍笔墨之挥洒,超象而具象,具象而不只形象,盖得其神而存乎体性;就是说:貌山水而形宇宙之灵秀,一花一叶足徵自然之奥旨。是可谓:物而非物,非物而物;笔中有墨,墨中有神,禅在笔先,即是直指本心的禅画艺术。
当我们在解读禅画大师老庄,老庄禅画时,便会感悟到他那“无意亦无心,戏墨游梦魂;涂抹似童稚,独乐点划痕”(老庄诗)的禅林墨戏,自在通神“的禅意境界。
(二)、老庄本名:庄先军,法号:古珺居士,别号:龙岗山人,笔名:老庄、庄农、哂翁。
一九二八年生于沈阳新民县,六岁入私塾,八岁入奉天洋学,早年毕业于奉天铁路学院。老庄自幼嗜画,少年时就有画童之称(曾在奉天画展得过大奖)。
一九五二年进入抚顺市文化馆任美术干部,至一九五七年的这一时期,是老庄漫画、连环画创作的成熟期。作品曾发表于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并与辽宁、河北等美术出版社和画报社出版发行了《白猫公主》、《包公陈州放粮》、《济公大闹丞相府》等八部连环画。
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二年间,于月牙山“铁窗斋”创作了《胡琴的风波》(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佳丽瀑布》(天津美术出版社编辑)等连环画册
一九六三年由中央公安部主办,于抚顺战犯管理所展览馆创作浮雕及设计制作,并在北京参加展出。
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七九年,农禅十载,默照诗百篇。并于“龙岗山房”(茅草屋)创作了《马均传》、《黄道婆》等连环画、国画作品。
一九八零年至一九八五年间曾游历黄山创作了《徐霞客独探麻叶洞》连环画;游历全国名山大川和西北部的中国“三大艺术宝库”等;这一时期主要创作有:唐宋诗词仕女系列、农禅画系列及《寿星》、《麻姑献寿》、《钟馗》等国画作品。
一九八六年抚顺市文化局、文联为其主办《老庄画展》;部分作品由《造型艺术》、《美术大观》杂志著文发表。
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二年期间,先后由老庄负责创办了“抚顺画院”、“抚顺市实用美术研究所”,主办《琥珀画报》(赵朴初为老庄题写“琥珀“题头);举办《老庄美术(琉璃诗篇)三彩陶艺作品展》、《锦饰画》展览等。并创作了宗教题材等禅画系列作品。
一九九三年应邀赴珠海举办《老庄画展》。
一九九四年老庄在六十六岁时“皈依三宝”。同年又赴珠海举办《老庄画展》;并为珠海观音阁绘制了《三十三 观音法相》;
一九九五年负责创办了“辽宁省禅林书画院”任院长;并先后在营口“楞严禅寺”、沈阳“慈恩寺”等五座大型寺院举办巡回功德书画展。这时期还创作了《十八罗汉图》、《一苇渡江》、《怀素书壁》、《月下独钓》、《钟馗听箫》、《赶集》、《采山果》等大量的禅画作品、农禅系列作品及各类题材的人物、山水、花鸟等重要作品。
一九九六年至一九九七年创编了《人间万象》画谱,《松树为什么长青》、《会酿酒的小石头》等动漫画册;创编了《十八罗汉》、《三十三观音法相》画传。并受聘为:中国花莲工艺制品(外企)有限公司艺术顾问。
一九九八年至二零零年创作《释迦牟尼画传》,编辑出版了《老庄画集》(钱君匋题写书名)。
二零零二年至今创作出了《五百罗汉图》(五百幅)、《五百罗汉画像》(五百幅);以及各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的禅画艺术作品。
通过对老庄年谱式的略述,就其近六十年的艺术旅程,我们还需从各方面深层次的来诠释、感悟这位禅画艺术大师是怎样的追求、体验、咀嚼其艺术人生?怎样的通过艺术语言潜心玄机禅理,回归本心?怎样的性情自省,墨戏自娱,“仙仙乎归矣……”。
老庄自幼即与佛道结缘,父亲喜好研易修道,清净无为,略通玄门诸术,遐迩乡里;母亲笃信佛道,参禅礼佛,向善积德。
在这样的传统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虽不暗世故,但其幼小的心灵已经打下了传统宗教文化的印迹。对其日后之影响,不言而喻。
然而,命运乖舛,少年时父母相继跨鹤。小小年纪既已平添了无限的惆怅。也许正是超前的认识了生活和面对生活,使其在日后的一段岁月里尽数了“工农商学兵”的经历。苦与乐相伴,悟与识俱增,个中滋味,冷暖自知。正是缘起自幼对绘画的酷爱与追求,加之国学基础的积淀,一九五二年幸喜考取了抚顺市文化馆,成为专职的美术干部。儿时就爱好与钟情,形成了一股无穷的动力。当时在满足日间美术辅导和活动之余,如饥似渴的翻阅和研读了大量的文学、历史、艺术等典籍,夜以继日的尽情笔墨,使其学养日丰,艺技大增。几年间就创作了数以千幅的漫画、连环画、封面、插图和国画等作品。并在省市、全国报刊、杂志、出版社等大量的发表出版,可谓名噪一时。
这时期的老庄,笔墨技法日趋丰盈厚重,诗书画都可谓日臻完美,恰入艺术创作的高峰期。然而,当其画兴正酣,痴迷若狂时,跃进的雷鼓,似晴天霹雳,振聋发聩。骤然间使他跌入了命运的低谷。在此之后的二十年间,他惜别画坛,不得不面对和承载太多太多的苦难与艰辛......。但令人惊奇的是,在如此石破惊天的撞击下,竟然没能割断他与画的屡屡情缘。时隔不久,他又奇迹般的从铁窗夹缝中递出了两份连环画稿,并分别在天津、北京出版。时至今日,仅存的几页枯黄的残稿,仍未失却那往日的风采。在此之后,又辗转落户在‘努尔哈赤’祖庭——龙岗山下安家。老庄在他的诗中形象的粉饰了那段岁月:“山吐明月出,寥落荒村静;农夫劳作苦,餐后尽鼾声;独有庄氏屋,只影伴孤灯;问君何所为,刻意弄丹青……”。
也正是老庄狷介、执着的个性,坚毅的品格和与诗书画的深深情愫,使他无时无刻的在灵性中迸发着激情,感悟并创造着属于自我徜徉自娱的天地。他在长满老茧的手上信手拈来几百首农禅诗篇,完完全全是从心底迸发出来的。七九年老庄以手足胼胝的“庄农”创作了国画《黄道婆》,一举荣获首届全国科普美展二等奖。
此后老庄“顺理成章”的回到了他曾经熟悉并钟情的岗位。丰富而又残酷的人生经历使其对人生的感悟愈加深刻,传统与现代的多元文化积淀,使其对艺术的领悟洞开了“众妙之门”。
八十年代,老庄的创作、展览活动,可谓与时俱进,观念意识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其诗书画并驾齐驱,无不精妙。思与情温蕴适意,笔墨渐趋——灵动中之恬淡,静谧时喻空灵。此时的作品已禅意凸显,渐入佳境。
(三)、进入九十年代老庄对传统文化的儒、释、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释怀,并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斋戒静思”“参禅悟道”。同时,在书画作品的表现方面,更加的概括、简约、随意。“不过数笔,寂寥萧散,生意飞动。”画面疑是抽象,却已禅趣可循。随着对人生、艺术的不断感悟升华,对其精神层面的要求,通过心灵世界,进一步得以展现其高洁的人格。但他说:“还要一次次的自我超越,否则难达其尽妙”。“虚心问庄子,静虑叩禅扉”。每每在夜深人静,梦魇初醒时,他开始梳理几经收获,几番飘零的画禅思维。经过了反复之静观默照,老庄决定“三超越,一画见真如。”即“写实、写意、写心”。更生动的来体现庄子艺术精神的美(大美)、乐(快感)、巧(大巧)的三谛圆融圣果。他说一个“写”字就足以涵括,写的是“心”是“心画”。
老庄禅画艺术中的一切的美,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印衬,也就无所谓美。所以,能达其妙境,是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同时又表现出种种的色相,和多样的表现形式。但只有情和景交融互渗,才会出现最深的情,映照出深的景;景中是情,情具象而为景,从而涌现出一个独特的天地,崭新的镜像,这就是老庄自我精神涵养和天机的培植,在活泼自由的心灵飞跃中及凝神寂照的体验中突显的成就。在此心境中达到的艺术境界,自然能空灵动荡而又深沉出渺,“平和简静、遒丽天成”。南唐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神采即精神世界,画家之性情。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不同,表现在作品上的流派、体式和风格自然会不同,每个艺术家的个性差异也就必然自然的流露出来。老庄的禅画艺术就是感情和个性的作品,是心性的流露,是大胆、活拨、生动的笔墨产生幻化出来的;是在至乐、适意的审美理想支配下“游戏式”的享受中产生出来的;是其把握了画禅玄机,迷离惝恍,心与迹化,自然就会沉潜与解脱的愉悦之中。其天真、自然、超逸,没有丝毫的“刻意”、“人为”、“造作”之痕迹,更表现了作品的具有一次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特征。是品德、情感、性格和笔墨计较的物化;是写心,是天真无邪,是恣肆狂放,是赤裸裸的自性彰显。
老庄在他的诗中写到:“老庄学艺师老庄,庖丁原本是同窗;经首伴奏桑林舞,忽恍霓虹任徜徉。”这也正是禅林讲究的“顿悟本心,彻见自性”的本来面目体现,是对老庄禅画艺术精神最恰当、最形象的诠释。
综上所述,我们从老庄禅画艺术的人生经历感悟中了解到:他是透过孤明清澈的心视,发自心玄的自由遨游于艺术三昧。用活的心与活的境摄取世界,发挥并展示生命之知趣,提升生命之意义,使智慧通过笔墨淋漓尽致的活现于生命。
老庄诗云:“学艺何必苦叮咛,漫将心血倾毕生;春花秋月皆生忘,自性灵犀一点通。”这说明他已心智洞开,明晰禅的自性需‘悟’,画的意境也需‘悟’;悟是内心深处所证觉出的“般若直觉”,而直觉感官正是六识感官所见之的创造性境界,是禅宗所言之的“般若智慧”,是动静双运、定慧合一所臻的至高境界。老庄的禅画艺术正是通过了对禅的体验,对自性的照见,不断创造,不断升华,进而登堂入室,直见如来本性,竟达艺术高峰。(郭力于抚顺圣轩)。
三、我想纪念庄老最好的方法,是传承和宣传庄老文化,因此我邀请顾曙红老师、刘秀娟老师到全球公益频道来学雷锋肩负起创建全球公益书画院的工作,因为中国第一幅雷锋肖像画的作者是刘长江,而刘秀娟老师就是刘长江之女,她来上海发展做公益志愿者已经10多年了,而顾曙红老师是上海雷锋馆筹备功臣,俩位老师高兴的接受了我的邀请,就此全球公益书画院开始筹备。
人民群众的小学生丁游侠缅怀纪念大画家庄先军导师和学雷锋志愿者顾曙红、刘秀娟老师一起开创全球公益书画院2017/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