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捐赠500元、连捐20年,就能设立一支个人冠名基金;互联网认捐,让捐款来有影去有踪……2月27日-28日,全省慈善总会会长座谈会上,各设区市慈善总会会长聚集一堂交流探求新的募款和救助模式,期待善意善行在更广泛人群中涌动起来。
冠名基金,激发爱心响应者众多
小基金凝聚大爱心,今年春节过后,10多名孩子在家长陪同下来到南京市慈善总会,用压岁钱认捐了一个个慈善个人冠名基金。刘莹洁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位,陪同前来捐赠的奶奶说出了家长们的心声:“让孩子用压岁钱设立基金,孩子对‘献爱心’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用有形的力量敦促孩子付出爱,我们全家会一直坚持下去。”
南京市慈善总会常务副秘书长蒋勇介绍,南京在全国首推个人冠名慈善基金,捐助者以“留本捐息”方式认捐,起点为1万元,既可一次性全额注入,又可一次认捐、分年到位(最长不超过20年)。也就是说,如果市民认捐1万元,每年只要捐出500元、承诺持续20年即可拥有自己的冠名基金。截至目前,已有近700名南京市民认捐,总额超过1200万元。
数据显示,发达国家捐赠收入一般占国民经济总量的1%。《省政府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省社会捐赠总额占GDP比例要达到0.2%。据此估算,每年的募集规模将达160亿元,目前距离这个目标还相差甚远。和经济总量相比,我们的慈善公益能量尚未被全面激发,常态化捐赠习惯还未养成。
发展冠名基金,可激发起更多人的爱心,对企业公民来说也颇具吸引力。省慈善总会设立的“瑞华助孤”冠名基金每年资助额达200万元,苏州去年就有11家单位认捐冠名基金437万元。
“如果能以成功的救助个案感染人、以公开透明的运行管理机制取信于社会,冠名基金将更具生命力。由捐赠者参与慈善募捐,具体的救助和基金管理由我们来办,结合专业服务和组织网络优势,不仅能做大慈善资源惠及更多受助者,而且有利于共同维护社会声誉。”省慈善总会会长蒋宏坤说,冠名基金可以看作帮助捐赠者达成目标的一种公益理财方式,从大概念来说也是一种公益信托。可以预见,两年后将有大量非公募基金会转“公”,公募格局会发生新的变化。
网络公益,点燃“星星之火”
随着《慈善法》的出台,慈善“网禁”已开,各地慈善组织纷纷跟进探索新模式。“不发红头文件,不设捐款指标,通过项目吸引更多人加入网捐。”苏州市慈善总会秘书长胡耀赋介绍,苏州慈善嫁接当地自媒体“无线苏州”APP平台,去年盐城遭风灾后线上线下互动共募得款物达1738万元。“淮安阳光慈善网”上线后,已发布求助帖和慈善信息近2000条,接受捐款1000多万元,每一笔善款“来有影去有踪”。
网捐网助、网上监督,是眼下最受欢迎的公益形态。南京市栖霞区因病致贫困难户顾光勇家的困境经平台发布后,4个月内收到的13050元在线捐赠,基本来自他家附近苏果超市、社会组织以及马群小学的爱心家长们。“要不是看到手机上推送,都不知道就在家附近有这么困难的人。”捐赠人宁爱(化名)在受访时说。
南京市慈善总会副会长钱平桃介绍,南京慈善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了“金陵乐善”公益网店,上线不到10个月已募集善款73万元。2月14日到3月14日,公益微店还推出999支玫瑰花,在线支付9.9元就可购买一支……这些新的募款模式让行善变得轻松无负担,备受年轻人青睐。
互联网+公益筹资平台建设眼下日益受到重视,南京、苏州、淮安等地慈善会已开通网络公益平台。虽然网络募捐占比目前还不是太大,但与会者已形成共识:眼下正是慈善拥抱互联网的大好时机,传统慈善机构急需迎头赶上。
村级慈善,打通捐助“末梢神经”
2月27日下午,南京江宁区泥塘社区慈善之家内,高级育婴师黄静正给社区待岗妇女作免费培训。“社区慈善之家不仅为困难群众募集款物,还募集培训课程,帮助有就业条件的困难居民尽快找到工作摆脱困境。黄静就是慈善之家培训出来的金牌育婴师,现在回来反哺更多人。”泥塘社区副书记王秀琴告诉记者,他们发展了2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为全社区4000多居民提供自助互助服务。截至目前,江宁区201个社区均已成立“慈善工作站”。
基层慈善组织在丹阳已深入到村一级。丹阳市建山村慈善工作站向当地企业和村民募集善款88.8万元,存入丹阳市慈善总会基金,每年可支取利息救助大病村民,政府还给贴息,一年9万多元的善款给大病村民送去了温暖。
提升慈善指数,比行政推力更有效的,是激发基层社会组织和社会大众的公益能量,社区和村级慈善组织亲民、接地气,大有可为。省慈善总会副会长赵顺盘介绍,去年底常州市武进区账面积余资金达51505万元,丹阳市村级慈善组织累计募集资金已有5700万元,均领跑全省。经过3年的推进,目前全省乡镇(街道)慈善分会覆盖率已超过90%,村级工作站覆盖率达60%,为打通慈善募集和救助“最后一公里”构建了组织网络。省慈善总会今年还将安排资金,购买基层慈善组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