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 » 公益事业 » 正文

全球公益:为了信仰,外来“名誉村长”累倒在义务扶贫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2-28  来源:新华社
核心提示:2017年02月28日 09:19:57来源:新华社新华社长沙2月27日新媒体专电题:为了信仰,外来“名誉村长”累倒在义务扶贫村新华社“
2017年02月28日 09:19:57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长沙2月27日新媒体专电 题:为了信仰,外来“名誉村长”累倒在义务扶贫村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谭畅

他叫王新法,一位退伍老兵,带领团队坚守湘西北山区义务扶贫,帮助一个省定贫困村顺利脱贫,并跻身省级文明村镇。面对外人的疑惑,他这样回答:“因为我们是有信仰的共产党人,因为我们是忠于祖国和人民的军人!”

2月23日,王新法为扶贫事业耗尽最后一丝精力,倒在这个他义务扶贫的土家山村,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信仰与忠诚。

土家山村来了个“王老板”

王新法早年参军,后转业到河北公安系统,2013年7月退休后,他与妻子及一帮志同道合的战友多地考察,找到了“山好、水好、人好,就是条件不好”的省定贫困村——湖南省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他们决心通过努力,帮助这个土家族山村改变落后面貌。

王新法刚进村时,有村民怀疑这名外乡“老板”的动机。怎么会有人不远千里来这个山沟沟里义务扶贫,是不是骗子?

面对村民初期的不理解,王新法自掏腰包为村里低保老人牵电线,购买节能灯、烤炉分发给困难家庭,通过实际行动逐步改变村民的看法。

村民陈家中回忆,第一次在茶园见到王新法时,这名他人口中的“王老板”穿着胶靴、迷彩服正认真劳作,看上去比村民还朴素。顿时,好感倍增。

在仍有村民称呼王新法为“王老板”的时期,他通过一个“大动作”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2014年初,以王新法为首的“与民共富军人团队”投入70多万元,在薛家村六塔山顶建立“山河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寓意“烈士回家,山河圆梦”,为战争时期牺牲在周边的烈士立墓碑,并在“山河圆”划定区域免费为村民提供生态殡葬。

通过多次接触,村民们逐渐打消了对这名外乡人和他团队的质疑,甚至还推选王新法当上了“名誉村长”。

3年多过去,“名誉村长”用扶贫实效赢得各类荣誉,成了当地的名人,但仍有人对他义务扶贫感到不解。甚至他的弟弟王书生都说:“我有时真的无法理解,大哥是个‘稀有动物’。”

在今年1月的一个颁奖典礼上,王新法专门谈到了自己和“与民共富军人团队”来到薛家村义务扶贫的原因:“因为我们是有信仰的共产党人,因为我们是忠于祖国和人民的军人!我们的目标不只是一个村!”

“富裕一片乡亲,安定一方百姓。为我们的党凝聚战斗力,为我们的政府锦上添花。”这是“与民共富军人团队”提出的行动目的。

始终在一线的“名誉村长”

在薛家村3年多时间,“名誉村长”王新法带领他的团队花自己的钱,干实实在在的事,修路、架桥、寻找水源时永远身先士卒。组织村民发展产业的过程中,从发动到规划,从聘请专家传授技术到组织实施,从市场营销到打造品牌,他无不亲力亲为。

村民唐德成还记得,一次修桥期间,王新法每天六点多就叫大伙出工。清晨农活较多,大家不一定能够及时赶到工地,但他一个人也能干得热火朝天。

“虽然他是‘名誉村长’,但始终在一线,带领大家干。他一个外乡人,出钱买材料,还带头干,我们当然要跟上。”唐德成说。

与王新法同样坚守薛家村的“与民共富军人团队”成员谢淼透露,王新法前后为薛家村投入约100万元,他们整个团队投入约150万元。

村民田文楚说,王新法“没有半点自私”,任何事都首先考虑老百姓,所以他提出什么事大家都是无条件支持。

受“名誉村长”实干精神的感召,村里修路、修桥的义务工多了;村民房屋、土地影响了村级建设时,无偿让出的多了;外出务工的村民回到村里,捐资支持村里发展的多了。

茶叶是薛家村主要产业。王新法利用三年时间摸索出不施农药,大幅提高茶叶附加值的方案,建设生态茶园。同时,积极联系对接国内外市场需求,创造了“体茶”茶叶品牌和主打土特产的“名誉村长”品牌。

村民王先鹏表示:“王村长带领老百姓发家致富、修路修桥,给老百姓带来很多好处。他让我们凝聚力得到增强,思想也得到彻底改变。以前凡事‘向钱看’,现在我们更多是向前看,感觉有奔头。”

此外,王新法还通过组织留守儿童“我看是非我看美”活动小组、“保护青山绿水”志愿服务队、新型农民培训班等,广泛传播文明新风,大力弘扬社会正气。

“王新法是一个纯粹的人,他脑里想的、心里装的、付诸行动的,除了‘为人民服务’这一崇高宗旨,别无其他一丝杂念。”石门县县长郭碧勋说。

永远留在薛家村的亲人

2016年,薛家村退出省定贫困村,并被评为湖南省文明村镇。正当村里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迎来更多新机遇时,王新法却倒在了扶贫一线。

王新法在村里规划设计的第六座桥即将开建。考虑到这座桥可能会占用村民张昌国的地,2月23日上午,王新法来到她家“做工作”。张昌国爽快地答应了,称建桥是大好事,“想要哪里就铲哪里”。

当天中午,在回住地的路上,王新法遇到村民陈家中,还提醒他24日村里要开会商量建桥事宜,争取尽快开工。

谢淼回忆,王新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在与她谈建桥事宜:“时间不等人,来雨水是非常快的。”随后不久,他突然倒地失去意识,经抢救无效离世。

村民闻讯赶来,有的拿出为家中长者准备的寿服、寿鞋,换下王新法身上的迷彩服、胶靴;还有的村民表示,要捐出家中珍藏多年的棺木,“我们没给他创造好的条件,尽点绵薄之力吧。”

王新法的女儿王婷告诉记者,王新法多次在“山河圆”向她表达“留在这儿”的意愿。最终,她和家人在“叶落归根”和遵循遗愿上艰难选择了后者,让王新法留在“山河圆”,与革命先烈为伴,见证薛家村的发展。

26日是王新法出殡的日子,从县城殡仪馆到薛家村有130多公里的路程,途经多个乡镇。沿途各集镇、居民点都有民众持白花、拉横幅送行。

薛家村广播哀乐低回,家家户户大门紧闭。远眺六塔山,茶园间不时出现三五成群的身影,村民都想尽早赶到山顶迎接“名誉村长”。

由于坡陡弯多,正常速度从山脚步行到山顶要近3个小时。少数年长的村民依靠拐杖艰难行进,却毫无怨言。

76岁的贺宗荣向家人表达了要送王新法的意愿,他儿子立即从外省赶回家,骑着三轮摩托车送父亲上山。

村民手持鲜花来到坟前做最后的告别时,此前一直努力控制情绪的王书生突然双膝跪地嚎哭:“我把大哥交给你们了。大哥,这么多村民的到来,让我明白了你所做的一切。”

“王村长留在我们薛家村,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一定会把他照顾好!”多名村民含泪上前搀扶。

“与民共富军人团队”成员告诉记者,他们将坚守薛家村,完成王新法未竟的事业。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公益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公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