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 » 公益事业 » 正文

全球公益:老年人心理危机更需关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13  来源:慈善公益报
核心提示:2016年12月13日 09:52:15来源:慈善公益报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和智力水平随之下降,有的由于退休后生活方式改变、有的
2016年12月13日 09:52:15 来源: 慈善公益报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和智力水平随之下降,有的由于退休后生活方式改变、有的则因生活单调或失去配偶,与社会联系骤然减少、缺乏归属感,这些都可引发老年人的心理疾病。老年人的身心问题及社会环境引发的各种问题日益突出,关爱老人心理健康的呼声由此产生。

    家庭关爱不可或缺

    由于子女忙于工作,平时很少想到去探望父母,使老年人在传统养老观念和家庭养老方式的转变过程中精神抑郁、生活空虚并逐渐孤独寂寞深感不安。老年人与他们的中年子女之间的代际关系、感情淡化已成令人担忧状况。《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显示,如今,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其中,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仅与配偶居住的老年人占41.9%。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敬老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心理学讲师陈萍向《慈善公益报》记者介绍,据调查,上海市子女与老人不交谈的占23%,较少交谈的占41%,而经常交谈的仅占36%。对于家庭而言,应做到“亲情滋养”。亲情慰藉对于优化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子女应该多看望关怀父母,多陪父母聊天,支持父母在生活中的自主权利,帮助父母培养生活爱好和喜欢的生活方式。

    社区关爱丰富多彩

    良好的心态有益于健康,作为敬老志愿者组织究竟应该如何去关爱老人?如何从关注老人的温饱、日常照料护理到精神慰藉和心理关爱呢?对老年人进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是解决老年人精神卫生问题的有效手段,让他们懂得一些维护身心健康的知识,主动解除心理压力,转变不良情绪,预防和减少老年性身心疾病的发生。

    北京市海淀区卫计委日前启动心理卫生服务活动,为首批34个社区心理咨询室授牌,其中7个心理咨询室位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内。今后,辖区内的居民可以随时得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13位来自医院、高校的心理卫生专家受聘指导心理咨询室建设。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心理科主任房金涛介绍,社区不少老人由于独居、与子女分离、退休后交际圈缩小等原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情绪,如果不及早用专业的医学方式介入、干预,一些情绪控制能力较差的人,容易走向极端。

    陈萍认为,很多老年人尽管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但很少或不愿主动求助心理咨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心理咨询的正确认识,或不相信心理咨询的效果。有的老年人认为有了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咨询就可以立竿见影“药到病除”,有的老人经过一到两次咨询后仍无效果,便不相信心理咨询,甚至说一些不利于心理咨询的消极言论。因此,要通过适当途径及渠道,介绍、宣传心理咨询的作用及效果,让老年人正确认识心理咨询服务的性质、科学性及其效果,尤其要帮助老人避免走入心理咨询的误区。

    社区可以通过电话问候、上门慰问、网上聊天等形式,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及心理需求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使他们“巢空心不空”;可以依托老年活动室、老年健身活动设施,组织老人开展体育、文化娱乐等群体活动;可以组织志愿者为精神寂寞、特别是有心理疾患的老人提供心理关怀志愿服务;可以为老人构建“心理教育辅导平台”“心理诉求减压平台”等一系列心理教育、心理危机救助体系。北京市团结湖街道的老年心灵茶吧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这项活动无论从主题、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关爱老人,从心做起”的一项创新服务,它创建了心理慰藉和精神关爱服务机制,创新了老年人心理慰藉和精神关爱服务形式,搭建了形式多样化、结构多层次的服务平台和服务网络,打造了关爱老年人的“精神超市”,使老年服务得以拓展、功能得以提升、质量得以优化,推进了心理慰藉和精神关爱服务专业化和规范化。(记者 王 燕)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公益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公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