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益:乡村教师:渴望被关注,不希望被外界遗忘
2016年北京市永源公益基金会第十届“爱飞翔·乡村教育项目”之乡村教师培训已完美收官。在此次参加为期十二天游学式培训的150名乡村教师当中,年龄最大的47岁,最小的22岁。她们是乡村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通过基金会严格程序挑选前来参加此次培训。她们的职业素养的高低和岗位坚守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我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本频道记者陆续采访了一些参加培训的乡村教师,了解到她们背后的故事。
(一)生源流失严重
“我们学校现在有一百二十多名学生,现在六年级毕业了就剩下一百多名了,每个班级也就十几个学生……”来自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铁沙盖镇的一个中心小学的魏老师感叹道。中国有近一半的人生活在农村,近一半的学龄儿童在农村。乡村教师拿着最微薄的工资工作在最困难、最偏远的地方。但是在这几年高速的城市化,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校点合并政策出台了。在一些偏远山区,人数少的学校被并入了城镇地区的大一的学校,其初衷是让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们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这种“校点合并”的现象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学校生源流失,学生减少了,有些地方为了压缩教育投入,趁势撤并掉了一些学校,进一步加剧了农村教育的危机。
(二)师资结构性短缺
“……大部分都是老教师,像我这样年轻的教师很少,年轻人不愿意回到这个地方……设备方面,互联网设备是齐全的,但是利用率不是很高,缺乏这一方面的人才。计算机教室也有了,心理咨询室也有了,但是就是没有专业的老师……”魏老师的介绍说。据了解由于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农村教育的硬件设施在改善,但在软件上仍然很薄弱,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教师的缺乏,农村教师的学历在提高,但是真正高素质的教师到不了农村,县城的教师也下不到农村去,师资结构性短缺严重。
(三)乡村教师男女比例失调
来自包头市固阳县的李老师,是这次参加培训当中为数不多的男老师之一。当被问及学校基本情况时,李老师也强调“在小学大部分都是女老师,在一线的男老师很少。”农村教师队伍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已成为影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制约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跟乡村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同感低、待遇低、工作生活条件差等有很大关系。
(四)留守儿童问题复杂
近年来,留守儿童惨剧频繁发生,全社会都来关心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关注他们学习、生活和心理面临的诸多问题,让悲剧不再上演。在本届教师培训课程中,关于留守儿童心理特征和教育方法以及留守儿童性教育课程成为一大亮点。但是对于留守儿童这个具体的概念部分老师见解不同。
来自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的李老师表示“我们班的学生都在县城上学,根本见不到家长,大部分的家长会把交托给一些托管班或者其它机构,这些机构只能提供衣食住行的帮助,对于心理方面的教育是没有的,我认为这些孩子也属于留守儿童……”长期没有家长教育方面的督促,导致孩子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此外在记者与魏老师的交谈中注意到有些留守儿童属于离异家庭的孩子,很多都是爷爷奶奶在照顾,孩子不能与他们能够很好的沟通,长此以往,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明显突出。
(五)呼吁媒体关注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乡村教育的发展更是重中之重。外界关注的总是孩子,而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师资力量,直接制约乡村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一直以来,“爱飞翔•乡村教育项目”通过“教育+公益+创新”模式倡导全民公益和少年公益,吸引优秀合作伙伴,媒体去寻找他们,弘扬他们的精神,让更多的资源流向乡村学校和师生。正如魏老师所说的“我们那里属于外界比较遗忘的地区,我们为之付出,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