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话题:美国一旦从危机中复苏,就忘恩负义

2018-12-21 17:383640联合早报
张维为:希望下次美国靠资本主义,自己扛过危机
原标题:一旦从危机中复苏,美国就忘恩负义

40年改革开放,中国做对了什么?这是今天全世界包括中国自己都在问的问题。

12月18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回顾了40年来中国走过的艰难历程和伟大成就,总结了中国之所以成功的经验,并将改革开放定位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事件之一,

眼下中美贸易摩擦仍在继续,全球保守主义回潮,对于中国来说,接下来的道路并不比40年来得更轻松。“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接下来的中国该坚持什么,改革什么?中国改革对世界发展的意义又有哪些?观察者网专访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从国际视野角度解读中国40年改革开放。

张维为教授出席团结香港基金主办的“中华大讲堂”时,解构了中国模式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中国崛起对世界的重要意义

观察者网:您曾担任邓小平翻译,他被称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在他的主持下召开的。您在和邓小平接触过程中,印象中他对改革开放有哪些指导和判断?

张维为:我给你举一个例子。1985年,我陪同坦桑尼亚总统姆维尼见邓小平,姆维尼希望他谈谈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他说八个字:对内开放,对外开放。他说,“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这两个开放不行”。他还说,“对内开放就是改革。改革就是全面的改革,不仅经济,政治,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姆维尼后来感叹邓小平的言简意赅。

如果你了解中国当时特定的时空环境,“对内开放”四个字可以说是抓住了解决许多问题的牛鼻子。在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区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的条块分割,所有制歧视、地域歧视、等级观念、垄断权利等,都需要通过不断地“对内开放”来解决。

至于对外开放,你知道在冷战时期,美国故意将前苏联集团排除在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市场之外。当时斯大林认为需要“双重世界市场体系”,也就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完全分开的两个体系。但邓小平的认知则完全不同。

他认为中国不能把自己孤立在世界市场之外,而是要通过全面开放,参与国际竞争,融入世界经济,但这种开放是自主开放,而不是盲从西方。用他经常说的话,就是要“趋利避害”,这使中国成为全球化继承的最大受益国,多数中国老百姓也是参与全球化的受益者。西方跨国公司其实也是受益者,但西方的政治制度的缺陷,使这种收益不能为多数民众所分享,结果就出现了英国脱欧、美国特朗普上台、法国黄马甲运动这样的黑天鹅现象。

回头看中国对外开放进程,我们抓住了许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例如,上世纪80年代,中国通过制定和执行“沿海开放战略”,抓住了80年亚洲四小龙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转移的机遇,成功地承接了四小龙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再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抓住了西方国家中低端制造业需要转移的机遇,使中国很快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成为世界上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产业集群最丰富的国家。这个进程为中国创造了上亿的就业机会,使无数贫困人口脱贫,同时也使中国学到了不少技术和管理,为中国全方位崛起铺平了道路。

观察者网:在12月18日的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3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改革发展,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您怎么看这段话?

张维为:你知道,西方国家都经历了金融危机,经济受到重创,至今负面影响还没有终结,可能不久还会再次爆发金融危机。但西方习惯了对他国指手画脚,甚至对中国颐指气使。习主席这番话掷地有声,回应了这种愚蠢的傲慢。

关键字:改革开放改开4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中美关系中美贸易摩擦中美竞争金融危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 上一页 1/2 下一页 »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