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苏宿迁 笃念绿色发展经 打造 生态大公园
宿迁骆马湖 闫峰摄
宿迁三台山镜湖 闫峰摄
36岁的史彬在宿迁城区买了套大房子,亲朋好友免不了要贺乔迁之喜,这顿酒他没有摆在新房里而是摆在了十几公里外的农村老家。史彬说,他这么做是因为村里的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值得在朋友们面前炫炫。
从徐宿淮高速公路宿迁西出口下来,走200米左右就是史彬的老家——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大众村。沿着青砖铺成的村道进入这座“江苏最美乡村”,花草夹道相迎,民宅白墙碧瓦,人们安居乐业。这可是换了模样的大众村。“搁在两年以前,别说在村里摆喜酒,脏的连下脚的空地儿都没有。”史彬说,大众村乃至整个耿车镇搞废旧塑料回收加工搞了几十年,到处垃圾充斥,空气污浊难闻,环境脏乱不堪。
修复生态伤疤立改立行,夯实生态底色再接再厉。近年来,宿迁围绕“江苏生态大公园”新发展定位,以务实举措和显见效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宿迁市委书记张爱军新近表示,宿迁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解放思想,着力解决生态与经济人为对立的问题,对于“江苏生态大公园”建设这一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要一以贯之地推进下去。
补足生态短板谋转型
史彬眼看着他们村庄面貌的大变脸,是从2016年初开始的。
上世纪80年代,大众村所在的耿车镇,凭借乡办、村办、户办、联户办“四轮齐转”发展废旧塑料加工产业的模式,闯出了一条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子,被称为“耿车模式”,但这种模式也很快把耿车镇及周边地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垃圾场”。
“算经济账,2015年耿车镇废旧塑料加工产值30亿元,利润1.5亿元,税收只有200万元,加工1吨废旧塑料只赚200元,是20年前的1/10;算生态账,耿车空气严重污染,最严重的指标超标20倍,河流水质属劣V类水;算健康账,常年呼吸污染空气对身体有害,最直接的,搬过塑料垃圾,身上的臭味洗不掉,小孩都不让抱。”这是原耿车镇副镇长、大众村党委书记李军生前说过的话。
2年前,看到耿车环境问题突出,关键是和新发展理念不相符,宿迁市委、市政府遂以此为典型下力气整治,下决心转型。2016年初,耿车片区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启动,按照“彻底禁、禁彻底”要求,打响了一场“垃圾歼灭战”,历时66天,取缔了4887个加工经营户,清运走了53万吨废旧物资和垃圾,整治沟渠173条223公里,池塘279个150万平方米。困扰当地30多年的环境污染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30来岁的史彬,过去废旧塑料的生意也干了有14年,“其实我打心眼儿里也不想做这个,从2009年起就试着转型在网上卖家俱,现在已经彻底告别过去了。”史彬说,现在的大众村,90%以上的人都在做电商这种“干净生意”。年过六旬的老党员邱永信是大众村第一个搞废旧塑料加工的,也是第一个转行做板式家具和网络经营的。“起初很艰难,一个月销售只有几块钱,现在一年销售额能达到2000多万元,37人跟着我干,生意好得很。”他说。
不破不立。摒弃了污染大、赚钱少的废旧塑料产业,转型从事轻松干净且“来钱快”的电商产业,实现了产业和生态的双重转身。到2017年,耿车镇电商交易额突破30亿元,超过了该镇当年的地方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耿车之变,正是宿迁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转型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首批“两山”理论的创新实践基地,宿迁市泗洪县也在生态建设上不遗余力,力图治污还绿,建设美丽泗洪。今年以来,该县全面动员,舍得投入,系统推进实施绿水青山专项行动“五大工程”,即百河千渠环境整治连通工程、造林绿化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和退渔还湿工程。
以百河千渠环境整治连通工程为例,泗洪县直面河湖沟渠既往功能衰退、生态恶化、百姓不满的现实问题,全年计划投资2.78亿元,疏浚11条县级河道、160条乡级河道、4171条中小沟渠,配套桥涵等建筑物约2100座。今年春季开始,负责清淤、疏浚的挖掘机如千军万马一般开到了该县23个乡镇的河渠内,项目目前进展顺利,一条条河流告别黑臭水体重返水清岸绿,涓涓清流在浇灌稻田的同时也流入到农民们的心坎上。
罗曼园美景 闫峰摄
纳田村风光 宿迁市委宣传部供图
夯实生态底色走新路
作为江苏最年轻的地级市,宿迁1996年建市,生态基础好是全省公认的。一个共识是,宿迁的生态是没有经过工业化充分洗礼的“原生态”,更多的是生态“底色好”。宿迁要做的是,放大生态优势,夯实生态底色。这在宿迁市下辖的沭阳县表现得较为突出。
沭阳自古就是花木之乡,其花木种植历史可上溯到200年前。据了解,沭阳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是“南花北移、北木南迁”的合适驯化地。自1980年代以来,该县以扎下、颜集、新河等乡镇为主,由当地农民发起商品化生产花卉苗木,近年插上电商翅膀的沭阳花木卖遍大江南北。
生态经济在沭阳大行其道。鲍俊虎是当地20万花木经营专业户之一,在沭阳县国际花木城里有总面积超过1000平米的店面四个,“年销售额在80万元左右”。此外,在扎下镇丁亩村,他还有一个近200亩的花木种植园,“我们村里一年四季几乎都是绿色的”。目前,该县花木种植面积近50万亩,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花木生产县,投资千万元的花木龙头企业达到46家。
生态田园在沭阳愈加吃香。走进新河镇山荡村,仿佛走进了一幅乡村田园画,屋舍绿径竹篱笆,参天老树落黄鹂。这个村投入3000万元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配套旅游观光车、烧烤房、旅馆等一应设施。“我们这是在建设绿色银行,今后躺着也能大把赚钞票了。”村支书胡玉通说。
生态建设在沭阳城乡一体。沭阳县人口近200万,城区人口较多,公园绿地配建完善,去年新增绿化面积91.6万平米,城区绿化覆盖率上升到43.07%。“整个沭阳县就是一座以绿色为主基调的大公园。”沭阳县委书记卞建军说,今天的沭阳县已从传统的花木种植和工程苗木培育,发展为花木产业和电商经济双轮驱动的新型花木产业,“大花木产业让沭阳县的生态底色越来越厚实。”
“来,品尝品尝来自台湾的‘九品莲花茶’。”走进位于宿迁市宿豫区旅游示范点杉荷园的台湾阿土伯都市果蔬园,主人忙着招呼游客,也顺便给记者倒了一杯这个乡村旅游景区里的“特色产品”。这里以台湾精致农业、农产品精加工、民宿休闲观光等为一体,年产值3000万元,每年接待游客不下百万人次。
在宿豫区全长10.8公里的幸福大道上,点缀着包括“台湾阿土伯”在内的乡村旅游点十多个。宿迁市旅游局副局长徐玉军透露,围绕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这一目标定位,到2020年,宿迁将打造100个特色风情旅游区。未来,绿色发展将真正成为宿迁最靓丽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