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首过去40年风雨兼程,我们感慨万千,更能从中寻找未来的机会和力量。
杭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更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弄潮儿”。得益于改革,这座城市正处于“后峰会、前亚运”重要机遇窗口期。
为了增强新时代走在前列的信心和决心,今年杭州将全力实现“六个新突破”,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以激发创新创造力为重点,在打造文化文明高地上实现新突破。
少年强则中国强,杭州的青少年是这座城市的明天。人是有精神属性的,一流的状态首先是一流的精神状态。如何培养时代新人,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加强和改进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是一项亟待推进的重点工作,而杭州则率先“破题”,创造性地推出了“社区青少年俱乐部”。
近年来,杭州市以全面推进“社区青少年俱乐部”建设为发力点,整合发挥政府各部门的行政支撑职能和各级青少年宫的专业指导功能,共同谱写了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优美华章。
从3家增长至655家,占全市社区总数62%
“多方联动”积极完善俱乐部管理机制
2009年,杭州市开展试点工作,2013年全面铺开,截至去年全市建成655家社区青少年俱乐部,占全市社区总数62%。
当俱乐部的数量呈几何数上升的背后,是什么力量在推动?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如果只是一方出力,势单力薄。但令人振奋的是,在推进俱乐部建设过程中,市文明办、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妇联、市关工委、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多部门联动,成立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一项项保障措施,让人拍手叫好。市领导小组每年召开工作例会,每两年召开俱乐部工作推进会,明确建设目标及实施步骤,结合全市社区文化家园建设工作,整体推动俱乐部建设。同时,全市13个区、县(市)均成立领导小组,共同开展工作。各级青少年宫提供假日活动菜单供社区自由选择,组建专业团队把活动送进各社区。
正是全市多方联动合作、分级督导管理、专业研究指导下,俱乐部管理模式日趋成熟,这也为整体工作的推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主动出击,开发青少年活动阵地
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更好成长
在便利店当收银员,在小吃店当服务员,在小区内进行安全隐患巡查,在水果店为顾客推荐各类新鲜水果,在医务室为社区居民测量血压……孩子们穿上各种职业服装在社区周边的便民服务中心忙忙碌碌地工作着,这是“社区版Do都城”中的一景。每到寒暑假,杭城各社区青少年俱乐部就会开展各类职业体验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小社会大体验”的快乐。
开展“社区青少年俱乐部”,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场地问题。所以社区一般会选择周围环境安全、居民和青少年来往方便、面积适中、格局合理的地方作为俱乐部活动区,节假日组织开展小型多样的活动,向广大青少年提供假期生活、娱乐、交流、学习及教育服务。
主城区及传统老社区因场地有限,则把社区内其他用房作为俱乐部兼用活动室,保证假期时基本专用,并综合利用社区内的公共活动场地,社区周边的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第二课堂场馆、城市(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各类资源,积极开展俱乐部活动。
社区还主动出击,协调联系社区服务中心众多商店和企事业单位资源,选择适合青少年开展职业体验的“超市、药店、饭店、水果店、银行、书店、社区医院、警务室”等设立“社区Do都城”职业体验点,让青少年自主选择体验岗位,感受社会各行各业的辛勤劳动。各社区青少年俱乐部因地制宜,资源共享,使得青少年活动的阵地更为丰富多彩。
党员教师领衔加入,壮大青少年工作服务队伍
拓宽少先队组织建设,创新做法获团中央点赞
少年儿童的教育工作是一项最能取得群众共识的工作。但社区力量毕竟有限,如何解决假期集中活动时组织管理力量的不足?
为此,杭州在主城区开展了社区青少年工作委员会试点工作,建立了由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热心家长、学校少先队辅导员等组成的委员会,为俱乐部开展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像湖滨花园社区青少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夏建飞,帮助引进了萧山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知联讲堂”;丁兰小学的队辅导员郑雯与长虹社区辅导员积极合作,开展了情暖空巢、五水共治宣传、垃圾分类等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组织,很好地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
社区少先队作为青少年俱乐部重要的组织支撑,有效带动活跃了社区少先队活动。近两年,杭州逐步完善了社区少先队组织体系建设:在市、区两级设立校外少先队总部,各社区少先队均归口总部统一管理;在街道(乡镇)建立少工委,发挥管理协调作用;在社区建立网格化的少先队大、中、小队组织。社区少先队员们在辅导员指导下,以小队为单位在社区内寻找有意义、可长期坚持开展的服务内容,建立红领巾志愿服务岗……
社区青少年俱乐部是杭州市对少年儿童的组织建设、项目建设和阵地建设的有机结合延伸,因其创新性和领先性,在2015年团中央召开的全国社区和校外少先队工作现场交流会上也做了典型发言。杭州总结提炼的校外少先队建设的理念、模式以及取得的建设成效,得到了与会领导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