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 » 人力资源 » 正文

全球商学院:要学会安抚自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17  来源:平安
核心提示:引言:这两天的微博和朋友圈上,很多人都在为两位很有才华的人自杀离世而感到难过与惋惜。“这个世界会好吗?”是梁漱溟的父亲梁
引言: 这两天的微博和朋友圈上,很多人都在为两位很有才华的人自杀离世而感到难过与惋惜。“这个世界会好吗?”是梁漱溟的父亲梁济在下了最后的决心前问儿子的最后一句话。三天后,梁济自沉于积水潭。我们不禁自问,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恰逢卢悦老师创作了这篇原创长文,今日全文推送,愿大家都能更深地了解到,我们该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 总有人问我,到你这里来做咨询的人,总是倾泻负能量的,你受得了吗? 某种程度上,我的咨询室里,的确充满了负能量,有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低气压。 可是在另一个角度上看,我的咨询室里也是见证各种奇迹的地方。 一个人在地震的废墟里待了一周,在大家都要放弃援救的时候,被发现——这是不是一个奇迹? 一个人在失去了方向,失去了所有食物,身体严重冻伤的情况下,不但登顶喜马拉雅山,还能回来——这是不是一个奇迹? 一个从小生活在父母炮火中的孩子,每天最痛苦的就是要提防妈妈痛苦的眼泪和爸爸的巴掌,但他居然可以有足够的力量逃离这样的家庭,在事业上一路成功,直到在婚姻中触礁…… 一个从小就很少见到父母的孩子,经常要在亲戚们家里流浪,从小就要学会成为一个小大人,学会做好一个客人而非一个孩子,他居然可以有足够的力量支持自己成为家族里最有成就的人,直到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是爱了,开始渴望温暖…… 什么是超人?什么是英雄?在弹尽粮绝,鲜血要流干的时候,还能凭借超强的意志力拼命活下去的人。 每次咨询,我都会看到这样的超人,当他们前有狼后有虎的时候,是靠着自己童年发明的超能力帮助自己跨越险境,直到有一天,他的超能力无法再让他摆脱困境,生命必须重装上阵了。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 那些能从解决生命中的难题的人和不能解决的人到底有什么区别? 如果我要穿越这些困局,需要做些什么?   回答第一个问题:到底真正的解决问题者和loser们有什么区别? 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有两个选择:自我鼓励vs.自我挫败。 比如当我被老板辞退的时候,被老公抛弃的时候,我对自己都说了什么? 你是个蠢货!你怎么这么差劲?你没有能力,你失去了工作、婚姻、健康……你会一无所有,你会死无葬身之地,你会孤老终生,你会成为可悲的loser…… 还是你会对自己说: 这次失败的确对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如果我能从中幸存下来,也许我会拥有更好的生命。我是不是过度演绎了这件事对我的影响?这件事和我的能力有什么关系?我的未来还没有开始,它是由我现在怎么做来决定。如果我感觉到无法支撑了,我要到哪里寻求帮助?我如何让自己更舒服一些? 我们的生命质量,我们的人生的转折,就在这里分了岔路。 遇到问题不断苛责自己,不断打击自己的人,将会制造更多的伤口和流更多的血,最终会内耗更多的能量,变得越来越无力修复不断恶性循环的失血,而最终判断自己是一个无可挽救的loser。 遇到问题不断安抚自己,不断为自己找办法的人,将会有可能有更多的休息时间,可以给自己更多的缓冲空间,最终可以在一种中等焦虑情绪的状态下解决问题。   心理学有一句名言:问题从来不是问题,成为问题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那么为什么遇到问题以后,有人会不断拿着尖刀刺向自己的伤口?为什么会自乱阵脚?为什么要这么虐自己? 因为我们内心都有一个未曾和解的恶魔。就像是《少年Pi的漂流》里的场景——人生是一座海洋,而与我们同船的是我们内心的那头猛虎。我们能做的,就是和内在猛虎相处。 一个从小就生活在父亲暴虐的怒吼中的男人,在父亲提高嗓门的时候,就陷入到头脑一片空白的状态,那一刻没有人站出来对那个像恶魔一样的爸爸说:闭嘴!你这样做伤害了孩子,你无权伤害他!也没有人把他抱住,用温暖的胸怀温暖他,告诉他:没关系,你有什么恐惧可以告诉我,在我这里,你是安全的。 如果有这两个声音的话,这个孩子就会学会在遇到巨大的冲突的时候,跟自己这样说话。 这两种声音一种叫做:保护性的安抚性父母;一种叫做:滋养型的安抚性父母。 拥有这两种声音的孩子,是无敌的。 因为他从这两种声音中学会了两件事: 如何保护自己; 如何安抚自己。 但如果他从小缺少这两种声音,他就处于一种毫无办法安抚自己的状态。 人一辈子就在逃避三个朋友的造访:无力感、无助感、无望感。 当三无朋友到来的时候,就是我们的死期。 这种感觉的原初就是一个婴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她)发现,自己无法理解这个世界,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无法命名周围的一切,包括自己,更不知道做什么才能会让自己更舒服一些。 这个时候,一张微笑的面孔过来,温暖的怀抱过来。甘甜的乳汁注入嘴巴……这就是我们人生中第一次安抚。 “前有望,后有靠”,这就是我们应对三无朋友的武器。 “前有望”,是因为有人为我们命名情绪:会有人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有人告诉我这是肚子饿,这是尿裤子了,这是我们感觉到冷了,这是我们肚子疼了…… 有人为我们定义情绪:没关系,这是天黑了,太阳公公下山了,明天它就上班了。 还会告诉我们如何做,才能让我们的情绪降下来:没关系,宝宝害怕了,就跟妈妈说出来。 还教会我们如何应对外面的世界的冲突:宝宝,你看如果下次有小朋友拿你的玩具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这是我的东西,如果你要玩,要先跟我说…… “后有靠”是因为在我们无法面对情绪的时候,可以有人支撑:不用怕,有妈妈在。 可以有人倾诉:没关系,跟妈妈说,你有什么难过的地方好吗? 可以有人理解:宝宝,你有些生气,因为那个小朋友抢了你的玩具是吗? 曾经有一个来访者跟我说了很多很多话,前几次咨询,都是她不停地诉说,最终她终于说完。长长吐了一口气:你知道,你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愿意听我说完的人。从小我的妈妈都会觉得我啰嗦,你知道我多希望我的妈妈能像你这样,听我把话说完,我只是想要被听到…… 曾有一个来访者告诉我:很多时候,我不知道我有什么情绪,直到在这里,我开始明白我到底有什么情绪,有时你告诉了我,我才发现那些转瞬即逝的情绪,我才真正拥有了它们,在过去的日子了,我和我的情绪一直都是住在一个屋檐下的房客,彼此都是“熟悉的陌生人”,所以当我的情绪在暴走的时候,我无能为力…… 曾有一个来访者告诉我:这个世界我就想听到有人拍着我的头告诉我,不用怕,没关系的。可是每当我害怕的时候,我会看到比我更惊恐的一双眼——我的妈妈比我还需要安抚…… 太多的人,都在那些毫无保护的环境下,被深深的伤害了,没有被理解,没有被保护,没有被接纳,没有被肯定,没有被认同,他们能做的,就是假装这些伤口不存在,用幻想、用隔离镇痛,努力地活下去。 直到当他们走到了绝处,再多的麻醉剂也无济于事了。他们不得不去发现,自己还生活在那个恶魔的黑暗的世界。 原来一直以来“三无朋友”都和他们在一起。 那时候,她就暴露在一直不能面对的痛苦里: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知道如何让自己放松下来,不知道如何更有效的应对绝境——这是他们从小都没有足够体验过的。 所以此时他们拥有的就是小时候已经内化的伤害自己的声音:那些无休止的批判自己的声音,就像是一刀刀剁在自己身上一样。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将这些伤害自己的声音纳入自己的体内? 如果你被悬挂在一个悬崖之下,脚下是万丈深渊,能让你活下来的只有一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学院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学院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
English  | 简体  | 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