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总裁刘炽平和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宣布达成合作|
当天上午9点半,在深圳的腾讯会议室,刘京东登台说: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非常高兴与大家初次见面,腾讯是一家非常强大的公司,是中国最成功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在取得这么多成功之后,依然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创新,依然维持了高速增长。但是,我想说的是,终有一天,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是京东,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是京东!
合作的消息如重磅炸弹,舆论哗然。业内意识到,中国电商格局又要发生巨变。而促成这个案子的是京东投资人、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他掌管的高瓴资本目前拥有近300亿美元的规模,是亚洲最大的投资机构。自2005年开始,高瓴投资了百度、腾讯、格力、美的、滴滴、京东、恒安、美团等数十个业界知名的公司。
他提出京东收购腾讯系电商时,京东和腾讯的团队都非常反对,其中腾讯一方最为激烈,张磊开玩笑的说:腾讯有人恨不得拿刀找我,我把他们很多人的工作搅黄了。
自2011年,张磊就找刘强东和马化腾见面聊,2012年又把他们拉到一聊。那两年,两边公司心态不一样,腾讯在电商上没有认输,也没有进化到用投资合众连横的境界。而京东又在上升期,也没有在一起的所以,只好在战场见。
但张磊始终没有放弃这个想法,2013年,他看到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趋势,而且速度非常快。投资人每次在京东董事会上都会问刘强东:移动互联网怎么办?刘强东的回答是:技术跟不上、流量跟不上。张磊暗喜,刘强东有技术和流量的认识,看来和腾讯合作的事儿有谱了。
从京东的角度看,京东技术迭代能力偏弱,电商向移动转移的趋势很明显,腾讯占据了微信、手机QQ两个移动流量的入口,如果能够合作,对京东是个很大的机会。
从腾讯的角度看,这是投资京东的最好时机,京东当时的估值是80亿美元,而到了2015年4月10日,京东的市值高达454亿美元。
张磊能够成功说服马化腾,靠的是两个字:库存。
腾讯这家公司什么都强,企业家精神有、创业文化有、用户体验有,但马化腾的字典里没有“库存”二字。马化腾做了半辈子生意,他的互联网帝国做的都是虚拟商品。你能想象马化腾去仓库盘点库存吗?
马化腾觉得易迅发展迅速,每年100%以上增速,几年后也能做到1000亿规模。但张磊告诉马化腾:当易迅做到千亿规模的时候,可能会有两三百亿的库存,每天都要检查,否则会被人偷、被人贪污、被人损耗。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
张磊告诉马化腾,你最大的问题不是不能赚钱,而是应该减少不该花的时间和精力。马化腾被打动了。
2013年12月31日,京东和腾讯投资团队吃饭。2014年1月下旬,刘强东和腾讯总裁刘炽平见面并启动合并案。应两方要求,张磊在酒桌上做了讲话:
第一,人生苦短,要搞就搞大的;
第二,搞大了就要搞成永恒的;
第三,永恒是不可能的,再牛也要不断创新;
第四,早死早超生,要么自己去死,要么自我毁灭再超生。
谈判陷入扯皮的时候,刘强东连打7个电话将张磊从法国南部阿尔卑斯的滑雪召回中国:“赶紧回来,要不就黄了。”其实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只是人多嘴杂,中介、律师、双方管理层太多,几十个人一起抠细节,并购案的主旨是什么反而忘记了。张磊从法国回来后,清场,所有中层管理者、律师、投行都不得参加。
最终坐下来谈的一共8个人,腾讯一方是马化腾、刘炽平、吴霄光、张小龙、鲁姆斯米切尔(腾讯首席战略官),京东一方是刘强东、黄宣德(京东首席财务官),还有就是中间人张磊。
张磊说:今天谈不成,谁也不能走。几个人最终花了4个小时确定了35个问题,包括竞争和非竞争的定义、支付该如何安排、微信和QQ如何对京东支持、股份占比等。
最后,张磊用“库存”两个字撮合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一笔并购案。京东2014年第四季度的移动订单同比增幅高达372%。张磊说,
如果没有微信和手Q,京东移动端占比能这么高吗?而腾讯在这笔投资里净赚70多亿美元,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儿吗?这就是格局观,做企业需要有格局观的老板,能看得懂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