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内方外圆”,“事事洞察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处世要圆通而不是圆滑,圆通四海皆朋友,圆滑一生无好友。做人要懂规则,守原则,内心中正,固守本分,切不可不分好坏,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圆滑没立场。
“内方”是做人必须坚守的“道”,道在心中,是做人的原则、良心。“外圆”是指以礼为敬,以诚待人,以智导行的一种达观、智慧、圆润为人处世的技巧,“人性”存在差异,我们必须根据“人性”的差异,而改变自我,选择正确的方式来沟通,融洽相处,灵活性是处世之道。
“外圆”是为了共建和谐人际关系,是一种智慧的行为艺术,目的是不妨碍他人,让他人获得尊重,内心舒服,尊重他人等于尊重自己,让他人舒服,有成就感、存在感、价值观才能共建和谐。让他人欣赏、赞美,减少阻力、排斥、敌视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方法;“内方”,坚守善念,坚持正道,是立世之本,是实质!
如果一个人唯我独尊,自以为是,目中无人,锋芒毕露,刚正不阿,棱角分明,只方不圆,不懂得迂回、变通,不能分清事物的缓急先后,不能分清说话的场合,不能解读人性,势必会处处碰壁,处处给自己制造梗阻。
如果一个人八面玲珑,圆滑透顶,没有立场、原则、“墙头草”,阿谀奉承,狐假虎威,诡诈弄权,阴奉阳违,处处计较、算计,“无利不起早”,唯利是图,总是让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也必然会让人讨厌,心生疑虑,处处提防,最终导致将众叛亲离。
做事:随方就圆!
上善若水,水没有固定的形态,善柔利万物,处下而不争,目标坚定,终归流入大海,水干净、通透,遇方则方,遇圆则圆,善变通,知进退,善取舍,这就是“随方就圆”。
“随方就圆”作为古人做事的智慧,指的是当方则方,当圆则圆,既勇往直前、坚持原则,又灵活变通、圆融自如。
每个人都活在自我理想的世界,在自我理想实现的历程中,我们满怀儿时的梦想,总想征服自己、征服他人、征服世界,总想把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总想证明自己,挑战极限,到头来却总是处处碰壁。
人不怕“无知”就怕“无明”,知不足方能谦卑学习,努力修缮自我,改正不足。如果自以为是,一根筋,认死理,钻牛角尖,事事计较,处处摩擦,往往只会碰得头破血流,一败涂地。只有觉知当下,把握趋势,正确面对现实,与时俱进,活在当下,接受不能改变的,在默默中积蓄力量,努力去改变能够改变的,才是“随方就圆”的大智慧与通达的成功之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不能理性地解读自我,客观认识世界,科学分析“人性”,不能换位思考,我们就不可能“随方就圆”,妥善处理解决各种问题。活在“唯我”世界就像是井底之蛙,认为自己一切都是对的,自己就是唯一,所有人,所有事都必须以自我意志而转移,唯我独尊,固步自封,墨守陈规,缺乏变通,不能根据“时空角”的变化而调整心态、战略、布局,死板迟钝所以难成大事。
善于做事的人,懂得“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自然万物一切都处在运动中而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能够走出狭隘的自我,敞开胸怀,悦纳自我,接纳他人,容纳世界,顺其自然,运筹帷幄之中,谋而后定,根据实际变化而采取措施,不会为了一城一池的得失而煞费心机,急功近利,制造梗阻,不择手段,自掘坟墓,而是能够高瞻远瞩,近处着手,以结果为导向,以圆满为结局,以实现普世价值为宗旨。
“我是一切的根源”生活中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心态决定一切,你简单了世界就简单了。人总在困难中前行,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是坦然面对,全盘接受,睿智取舍,放下执著,一切随缘,当你学会放下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心若计较、痴迷、执妄,再小的事情只要你存执念,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专注、纠结,注意力就会倾注事情的本身无法自拔,小事就成了大事。当你放宽心、看淡、看轻,不再担心失去,放下执著,你拥有的会更多。放弃执著需要时间、智慧和贵人正确的指导,帮助自己“开悟”,悟道才能得道。
学佛最难的是始终以一颗纯真、通透的慈悲心来对待众生。慈悲没有敌人,自然万物一切存在都有存在的必要性,都有存在的道理,慈悲心是一种无私的博愛心,没有任何功利目的,没有分别心、得失心。善良的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修养的产物,不是人人都具备。但却人人都喜欢与良善者同行,因为有安全感,不怕被算计、陷害,不会吃亏。以善为本,以慈悲为怀并不能够给大家带来直接的利益、好处,但是却能在净化心灵的过程中努力修缮自我,广结善缘,广施善行中获得尊重,悲悯天下苍生,分享愛,传递愛,行领正道中得到人格的升华拥有福报。天佑良善者,善良是人的优点,慈悲是博愛,但是如果失去智慧,失去“道”,好心往往办坏事,没有原则的善良是一种纵容与自我伤害。
慈悲心与智慧心必须完美合一,知人性,辨是非,明事理,说有益的话,做有益的事,度化有缘人,帮助迫切需要的良善者才是正法。如果失去原则偏离“道”,慈悲心失去导航就会纵容恶人危害社会。帮助善人是行善积德,帮助恶人则是“助纣为虐”害人害己。